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欣赏】李国文:惜春小札

(2020-03-10 05:48:37)

李国文:惜春小札

【散文欣赏】李国文:惜春小札



作者:李国文

 


【散文欣赏】李国文:惜春小札 

来源::《李国文散文》

 

 

 

 

 

【作者简介】

 

李国文,原籍江苏省盐城县,1930年生于上海1947年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9年进华北革命大学学习。1954年任中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文艺编辑。1957年发表了反对官僚主义的短篇小说《改选》,引起一定反响。但不久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铁路工地。1976年重新提笔写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著有《车到分水岭、《空谷幽兰》、《冬天里的春天》、《危楼纪事》等作品。

 

 

 【散文欣赏】李国文:惜春小札



 

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悄没声儿地,在不知不觉中离去。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造下满天声势;也不像冬天,一阵烂雪,一阵冻雨,“乍暖还寒时刻,最难将息”,让你久久不能忘怀那份瑟缩,那份冷酷。

 

春天,平平常常地来,自然而然地去,没有喧哗,没有锣鼓,甚至最早在枝头绽开的桃花、杏花,还有更早一点的梅花、迎春,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带来惊喜。

 

!春天最早的花!

 

人们的眼睛闪着亮光,然而,“枝头春意少”,这时连一片叶也没有,空气还十分的冷冽。直到“小径红稀,芳郊绿遍”,已是“风送落红才身过,春风更比路人忙”的暮春天气了。

 

所以,等你意识到春天的时候,她早就来临了,“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等你发现她离去,已经是“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杏子树头,绿柳成荫了。

 

春天总是很短促的,你抓住了,便是属于你的春天;你把握不住,从指缝间漏掉了,那也只好叹一声:“春去也”、“遗踪何在”了。

 

 【散文欣赏】李国文:惜春小札


 

典型的春天,应该在长江以南度过。没有阴霾的天气、泥泞的道路、苍绿的苔痕、淅沥的雨声,能叫春天吗?没有随后的云淡风轻、煦阳照人、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能叫春天吗?只有在雨丝风片、春色迷人的江南,在秧田返青、菜花黄遍的水乡,在牧童短笛、渔歌唱晚的情景之中,那才是杜牧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中的缠绵的春天、撩人的春天、困慵的春天,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天。

 

然而,在北方,严格意义的一年四季,春天,是最不明显的,或许也可以说是并不存在的。

 

“五九六九,沿河插柳”,这是地气已经转暖的南方写照。

 

而在北方,“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河里的冰,才刚刚解冻。有几年,我时常要经过什刹海后海之间、那座小得不能再小的银锭桥。这座桥所以出了名,就是因为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在桥上扔过两枚炸弹。石桥桥洞的背阴处,冬天的积冰,很厚很厚,冰上残留着肮脏不堪的冬雪。等到它完全融化的日子,春天也差不多过去大半了。

 

春天里有未褪尽的冬天,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人们管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倒春寒”。于是,本来不典型、不明显的春天,又被冷风苦雨的肃杀景象笼罩。后来,我就不再到银锭桥去了,当然,并不是因为桥底下那些不化的冰,而是我工作的那家刊物,无疾而终。

 

冰总是要化的,不过,北方的春天,太短促,这也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散文欣赏】李国文:惜春小札


 

北京的颐和园里,有一座知春亭,是乾隆题的匾额。这位皇帝挺爱写诗,写了上万首,挺爱题词,到处可见他的字。但知春亭的“知春”二字是否如此呢?好像也未必。通常,都是到了“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的那一会,才在昆明湖的绿水上,垂下几许可怜巴巴的柳枝,令北京人兴奋雀跃不已,大呼春天来了,其实,“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承德的避暑山庄里,有一幢烟雨楼。听说,在“十年革命”期间,有一位当时独一无二的作家,得以在这座楼里写小说,那当然是很了不起的了。不过名为烟雨楼,但至少在春天里,是没有烟雨的。那金碧辉煌的匾额上,我记不得那是不是乾隆的御笔了?但“烟雨”二字,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在高寒地带,只有塞外的干燥风和蒙古吹过来的沙尘,决不会有那“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烟雨葱茏的风景。

 

看来,北方的春天,就像朱自清那篇《踪迹》里写的那样,她“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

 

所以,辛弃疾对春天说:“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想方设法要留住春天,千万不要让她平白地度过,否则,苏东坡的遗憾,“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从身旁消逝,该是多么懊悔的事啊!

 

因此——

 

捉住春天。

 

把握春天。

 

然后,充分地享受春天。

 

 【散文欣赏】李国文:惜春小札


 

虽然李商隐告诫过:“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但春天,是唤醒心灵的季节,是情感萌发的季节,也是思绪涌动的季节,更是人的生命力勃兴旺盛的季节。

 

切莫虚掷时光,切莫浪费春天。

 

人的生物钟,如果能够耳闻的话,可以相信,在这个季节里,响动的准是黄钟大吕之音、振聋发聩之声。甚至血管里跳动着的激流,也会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力量。此时此刻,若去爱,一定是炽热生死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切齿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若是去冒险,若是去干一番事业,若是豁出命去拼搏,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负荷的“爆破力”。

 

这种“神来之力”,这种“能量”,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散文欣赏】李国文:惜春小札

 

人的一生,何尝不如此呢?也有其春华秋实的生命过程。那么青春年少的日子,也就是最美好的春天了。

 

然而、一生中的这个春天,似乎比北方真正的春天还要短促得多。

 

人,有各式各样的活法,这是每个人的选择。平庸灰色,是一生;碌碌无为,是一生;爱不敢爱,恨不敢恨,也是一生。永远羡慕别人有,永远笑话别人无,永远满足现状,又永远做更好日子的梦,可又永远想不劳而获,过小市民吃不饱、也饿不死的日子,当然也是一生。奋斗,是一生;努力,是一生;为了一个目标,孜孜不息地追寻,是一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泪流过,汗淌过,摔倒过,白忙活过,活得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既有满足,也有遗憾,那当然也是一生。

 

无论怎样的一生,你千万要珍惜你生命中属于春天的那一瞬即逝的岁月。因为,青春只有一次,一去便不复返。

 

而且,青春,不会久驻,使你的青春放出光华,享受青春的美,那才是生命最大的欢乐。等到头发花白,“蜡烛成灰”,一切都成了“昨夜星辰昨夜风”,那时,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散文欣赏】李国文:惜春小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