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12条原则

(2019-07-21 03:37:06)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12条原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12条原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对开会议事有非常精巧且实用的安排,成为促进文明议事和高效决策的强有力的工具。现代社会的各类团体和组织发展到目前阶段,实践议事规则变得更有用、更有益。

 


 

   1条、动议中心原则

 

       动议是开会议事的基本单元。“动议者,行动的提议也。”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系列明确的动议,它们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动建议。先动议后讨论,无动议不讨论。

 


   2条、主持中立原则

 

       会议“主持人”的基本职责是遵照规则来裁判并执行程序,尽可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能对别人的发言表示倾向。主持人若要发言,必须先授权他人临时代行主持之责,直到当前动议表决结束。

 


   3条、机会均等原则

 

       任何人发言前须示意主持人,得到其允许后方可发言。先举手者优先,但尚未对当前动议发过言者,优先于已发过言者。同时,主持人应尽量让意见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4条、立场明确原则

 

       发言人应首先表明对当前待决动议的立场是赞成还是反对,然后说明理由。

 


   5条、发言完整原则

 

       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

 


   6条、面对主持原则

 

       发言要面对主持人,参会者之间不得直接辩论。

 


   7条、限时限次原则

 

       每人每次发言的时间有限制 ,比如约定不得超过2分钟;每人对同一动议的发言次数也有限制,比如约定不得超过2次。

 


   8条、一时一件原则

 

       发言不得偏离当前待决的问题。只有在一个动议处理完毕后,才能引入或讨论另外一个动议。主持人对跑题行为应予制止。

 


   9条、遵守裁判原则

 

       主持人应制止违反议事规则的行为,这类行为者应立即接受主持人的裁判。

 


   10条 文明表达原则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动机、习惯或偏好,辩论应就事论事,以当前待决问题为限。

 


   11条 充分辩论原则

 

       表决须在讨论充分展开之后方可进行。

 


   12条 多数裁决原则

 

       在简单多数通过的情况下,动议的通过要求“赞成方”的票数严格多于“反对方”的票数,平局即没通过。弃权者不计入有效票。

 

 

 

       按其需要,议事程序的规定可以或繁或简,议事规则的基本精神却是非常简约清晰的,大致来说有五项:权利公正、充分讨论、一时一件、一事一议、多数裁决。

 

       1项和第5项是现代文明所长期追求并正在努力贯彻的,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第234三项则提供了议事规范落实的技术保障,能够有效地纠正或避免在会议常遇到的发散跑题、一言堂、打断他人发言,甚至恶意揣度、粗言相激、肢体相争等不文明的现象。不难看到极简版的十二条原则,大多数是在操作层面上促进效率和达成目标的规定。

 

       把议事精神精炼成为十二条原则,凸显三个特点:

 

       1、约定性,即规则明示在前,对事不对人;

 

       2、工具性,凡事不往道德上扯,能用工具来解决的绝不无端拔高和指控;

 

       3、价值中性,旨在凝聚组织认同,提高运作效率,平衡多元利益,通过文明议事来说服、辩论、妥协,从而形成有效果的行动。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12条原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