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长领导力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提升校长领导力
作者:广东省河源市第三小学副校长
《基础教育参考》2012.23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提高凝聚力
首先要尊重教师。领导在工作中始终要把教师和学生当做服务对象,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置身于和教师平等的位置上,对教师实行人本化管理。所谓人本化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全面开发人的潜能,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通过人情味的管理,既能拉近与教师间的距离,又能使教师乐意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还可能激发教师积极工作的热情。因此,校长在工作中要放下架子,为教师服务变“制度化管理”为“人本化管理”,变“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为“相互合作平等关系”。
其次要真诚沟通。人类依赖沟通而生存。领导要积极主动与上级、同级、下属沟通,特别是主动与下属沟通,把自己的意图向下属讲清楚,争取在思想上、认识上达成共识,形成共鸣,围绕共同目标而努力。沟通应该是遍及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改革,校长更需要及时而艺术的沟通,虽然沟通不能总是直接解决问题,但是通过沟通分享信息、思想,了解不同人的态度,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时促进上下级的思想交流,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坚持学习,以身作则,提高影响力
学习是人类文化、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和内在动力。因此,学习便成为担负文化、文明传承历史责任的学校的发展和提升的有效载体及主要途径。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学校必须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先锋队和排头兵,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历史的重任。
1.与时俱进,提高学习能力
校长要提升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理念,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践行,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去探索学校管理规律,努力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的校长,从而把学校办成学习型学校。
建设学习型学校必须构建起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并自觉地去努力建设未来学校的发展图景、学校的价值观、学校各时期的目标。学习型的学校有了共同愿景,可以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形成强大的组织驱动力,唤起人们无限的创造力。校长要站在发展学校的高度,把握校园学习的方向,建立学习的制度,确定学习的目标。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要以科研为主导,以校本研究培训为载体,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宗旨。我们要大胆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完善学习评价制度,健全学习激励机制,倡导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把每位教职工的进步与发展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教师发展学校,学校成就教师”的学习发展意识。这样,以校长为表率,上下齐心、步伐坚定、目标一致,使学习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形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的靓丽风景。
三、信任下属,团结合作,提高执行力
2.敢于负责,从不推卸责任
英国学者史密斯说:“接受责任的能力是衡量人的标准。”总理说:“事不避难,勇于担当。”责任,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家庭、对所属的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承担的任务、应尽的义务的自觉态度,是个人对社会的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责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宝贵的进取精神。责任是一种约束,是一种鞭策,领导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全身心投人到工作中,有担当精神的人才能敢挑重担、挑得起重担。
校长不仅要做到有功劳不伸手,有苦劳不计较,有疲劳不抱怨,更要做到有责任敢于承担,有批评主动揽过,有过错敢于挑担。学校既要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下达的指标,组织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接受上级督导检查与评估,又要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开门办学,难免会出现竞赛失利、工作不到位被上级批评、服务没做好被家长苛责等。这时候,作为一校之长,要敢于承担责任,为教师、下属挑担。推功揽过,体现的是校长的一种胸怀,展现的是一种文化和境界。敢于挑担,对下属不仅是一种关爱与呵护,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