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校长影响力
河北省临城县岗西中心小学校长
井中振
《中国教师报》2017.3.29
在一所校长有影响力的学校,教职工积极工作,甚至爱校如家;学生文明礼貌,教学规范有序。学校工作蒸蒸日上,处处体现出校长的魅力,时时折射出校长的气质和个性。那么,在工作中如何提升校长的影响力?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就是教师的榜样、学生的楷模、学校的典范,是广大师生的一面镜子。校长不仅是制度的制定者,而且是制度的执行者。校长要带头遵守校规校纪,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必须首先做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校长的言行举止对师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校长品德修养对树立学校集体形象具有较强的向心力,校长的良好形象对师生具有很大的凝聚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校长的学识、素质、为人处事及管理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师生的思想行为。因此,校长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造就自己的良好品质和人格,塑造良好的形象。
善纳良言,集思广益。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应充分发扬民主,鼓励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博采众长,集思广益,让他们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所以,要广开渠道,挖掘民主资源,增加民主载体。只有民主管理,才能使学校资源得以最大的发挥和利用。
想师生所想,解师生所困。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教育教师,因为教育活动的方式是人对人的方式,不能视教师为制造分数、创造政绩的机器,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师生生命的内在需要。因为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灵性的人,所以要真诚关心、呵护他们,解人所困,多与他们沟通、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校长要做的,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用真情感化他们,凝聚人心。
岳飞曾有句名言:“正己以后可以正物,自治之后可以治人。”校长是师生的楷模,是师生的镜子,校长的言行对师生有极强的感染力。只有具备令人信服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才能凝聚师生合力,发挥师生的群体效应,完成学校整体目标。
校长要提升影响力,还需要提升在治校方面的专业引领能力。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不仅要有政策理论水平,更要有过硬的教学业务素质,这是让教师心服口服的重要指标。一个不学无术,只会隔岸观火、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不懂教学的校长,只会让教师嗤之以鼻,心中不服。因此,好校长除了在管理工作中要学习政策法规、讲究艺术,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教研中施展才华,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这不仅是新时代校长应具备的素质,更是校长赢得教师信服、树立自身尊严的“王牌”。不懂业务的校长管理教师不会收到好效果;不懂教学规律的校长管理师生,只能事倍功半;一个工作懒惰,不能严于律己的校长管理学校,只会越管越乱,失去人心。因此,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共享教学中的喜怒哀乐,共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所以,校长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校长要身先士卒,做一个热爱学习、精于业务的人,并能引领全校师生在学习中钻研,在钻研中学习,让书香在校园荡漾,让学校获得整体提升。校长要以书为友,与书共舞,爱“书”才会赢。总之,校长在业务上要做引领教师的“专家”,在学习上要做师生的“学者”。
除此之外,校长还要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善疏则通,能导则安。校长要把自己看成一个“沟通者”,主动走到师生中。校长如果能把“有效沟通”融入骨子里,能够及时与师生多交流,就能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就能凝聚起全校上下的共识,管理目标自然会落到实处。
如此,校长才能以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更好地凝聚人心,团结广大教师,完成学校整体目标,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