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并帮助孩子追梦

(2019-01-15 11:24:00)

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并帮助孩子追梦

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并帮助孩子追梦


博实乐顺德碧桂园实验学校总校长 陈钱林

《现代教育报》2018.12.21

 

 

 

精英教育越来越受家长关注。因为培养了一对博士儿女,所以总有家长不断地请教我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我想,精英教育绝不仅仅是提高孩子的成绩和智商的培养。一个孩子的成才是综合因素决定的。

 

首先,家庭教育有学问,父母共同重视才有成效。

 

孩子出生时,乡贤蔡笑晚先生的育子故事在坊间流传。蔡家六子中培养出五位博士一位硕士,主要经验有早期教育、立志、自学等。我很受鼓励与启发,更加坚定“我的事业也是父亲”的决心。

 

此后,家庭教育由我主导,我爱人配合。父亲的理性与母亲的感性互补,形成了合力。

 

其次,孩子成才靠自己——自律、自学、自立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最核心素养。

 

自律,指良好习惯。习惯教育有规律,幼儿期是黄金期,小学中低段还能有所作为,等到了青春期再抓习惯,常常木已成舟而徒留遗憾。

 

习惯教育有两种方法,一是他律,时时管着孩子,发现不当行为马上制止。二是自律,让孩子明白规则,“自己管着自己”。孩子的成长,要尽快地从他律转向自律。我对自律素养的教育方法是家规和评价。我常与孩子一起讨论约定家规。之所以让孩子参与,是为了更好落实规则。有空时,通过评价帮助孩子反省。

 

自学,既是习惯,也是能力。孩子的学习也有两种方式:一是跟着老师学,大量刷题,如果得法,辛苦点也能考出好分数。二是自学。如果能让孩子养成自学的素养,学业上就会越来越有潜力。

 

我女儿初中时开始自学。我家里有大量适合于自学的参考书,孩子各自找到自己认为最高效的自学方式。每当孩子有困难时,及时找老师答疑。

 

自立,指独立人格。孩子应该具有远大的志向、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设计自己人生的习惯与能力。

 

我有句话:“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而不要太在乎是否圆梦。”我孩子小时,一直希望自己是“伟大人物”,有了远大志向,很自然就有“精神成长”。

 

我愿意放手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事。孩子不能自立的时候我帮助他。等孩子能力到了,就让他自立。自律、自学、自立,分别指向习惯、能力与人格。三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并帮助孩子追梦


第三,尊重与要求相结合。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只有尊重也不是教育。怎样尊重?要多与孩子聊聊,听听孩子的意见;尽管孩子还小,也同样有独立的人格。

 

如何传递要求?一是明明白白,让孩子参与制订家规就是这个道理。二是努力了可以做得到,要求要切合实际。三是严格执行,奖惩并用。我孩子小时,创新了“100个好”评价,凡孩子表现好就加几个“好”,表现不好减几个“好”。有了奖惩,孩子更容易有荣誉感与挫败感,更利于自我反省,更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实,这些道理很多家长都懂,但难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执行上。

 

很多家长羡慕别人家的“精英”,总想求得他们的成长的秘诀。但没有所谓的一招法宝或秘诀。只是在于十几年的成长中,家长用恰当的方法,唤起了孩子们的远大志向和成才的意愿,并协助他们不断地去完善。他们的成功绝不在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最终水滴石穿。

 

 

【作者简介】

陈钱林,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浙江省政府第八届督学,长三角第七届最有影响力校长。现兼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首批讲座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著有畅销书《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陈钱林说家教”微信号文章也被广泛转载,阅读量已经超过 500 万。


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并帮助孩子追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