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焦科技:从学校特色走向特色学校

(2015-09-06 04:33:58)
标签:

普通高中

科技教育

特色办学

聚焦科技:从学校特色走向特色学校

张建华  裘生马

《上海教育科研》2014.12

 

    [摘要] 盛泽中学以科技教育特色打造为核心,从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再到特色学校,探索一条立足内源优势,融合地域特点,顺应课程改革,凸现科学精神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突出特色学校内涵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特色学校内隐机制;以主题项目为切入,打造特色学校建设有效载体,深化文化型特色学校建设。实践证明,特色办学是普通高中成长的杠杆。

[关键词]普通高中  科技教育  特色办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学校特色建设是在学校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学校办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提高自己的办学品位,谋求学校、教师、学生更好地发展的一种办学行为。  

 

  一、为什么是科技特色

    吴江盛泽中学在1998年学校第三次易地重建后,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品位,学校确立了“依法治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思路,以“科技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校以科技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一方面是基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建设科技特色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科技教育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科技特长,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点燃学生发明创造的火花,实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找到学校特色成长的生长点。

    另一方面是基于盛泽地区浓郁的传统文化。学校所在地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中国绸都——盛泽镇,她拥有国家级丝绸星火密集区,纺织科技示范园,产业聚集的板块经济发展迅猛,拥有国内最大的丝绸纺织品专业市场之一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全国有名的经济强镇。这里拥有以绸都丝绸业为背景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更拥有在此基础上沉淀出的“勤劳、开放、创新、求实”的精神文化。“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正是这种文化的最好写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悠久的丝绸文明、浓郁的丝绸文化,孕育了一代代具有“勤劳、开放、创新、求实”精神的丝绸传人。作为身处绸都的高级中学,传承与弘扬绸都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纵观绸都丝绸业发展的历史,从手工织造到电力织造,以及喷水、片梭、剑杆织机的投产,从手工染整到自动印花机、多功能涂层机等等,可以看到绸都人勇立潮头紧跟时代、学习先进技术、崇尚科技进步、追求科技创新的历史,学校提出的科技教育特色,与绸都文化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二、加强阵地建设,丰富特色资源

    学校以加大投入,积极整合,形成合力为原则,建设校内科技教育基地,开发和整合特色教育资源。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校园科技教育十二景:科普之窗、科普画廊、读报廊、浑天仪、银杏园、气象哨、生命之水、雨污分流示教点、苏州地区盛泽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吴江地学科普展览室、未来工程师工作室“星空小天地”和科技教育成果室等,初步建成了渗透人文、和谐、绿色、科技理念的小型科技博览园式的特色校园文化。其中,吴江青少年地学科普展览室由吴江教育局、国土资源局和盛泽中学联合建造,坐落于吴江盛泽中学“炳麟图书馆”二楼,以“让我们走近地球”为主题,揭示地球与人类的关系,警示人们保护地球的责任。星空小天地由上海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承建,位于吴江盛泽中学“炳麟图书馆”三楼,是一个集“知识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能再现宇宙中星移斗转、日月璧合等神奇天象奇观的科技活动场所。学校科技展览室陈列学校师生在科技教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方面的成果。这些基地和场馆在面向本校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同时,也对周围学校的学生进行开放和服务,实现特色资源的社会化辐射和利用。

    学校对校容校貌进行了重要调整与重新布局,包括学校大门口的改建,广场的重新设计与布局,校园主干道、标语牌及绿化的调整,教学楼、实验楼等的改造,使校园环境得到特色文化的标识。对原有的科技资源与设备进行了更新,包括气象哨、生命之水测水设备的整体更换等。建设了科技教育专题网站、数字化物理实验室、生化探究实验室、全自动录播教室以及完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现代化图书馆等现代科技资源。建设了历史专用教室、地理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与实践场所。学校还利用乡土资源优势,先后建立了5个校外科技教育基地,包括吴江华佳集团丝博园、吴江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恒力集团、盛泽自来水厂、联合污水处理厂等拓展科技教育阵地,使学生通过参观考察了解本地丝绸纺织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纺织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聘请这些基地的工程师担任校外科技辅导员,整合社会科技教育优势资源。

 

    三、打造课程载体,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课程作为设置教学情境并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获得经验的过程,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学校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展示价值”为目标,开展科技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学生社团等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实践的基础上,整合课程资源,以“课程资源一实践活动一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开发校本课程,丰富特色课程文化,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促进学生个胜化发展。

以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为例,我们将苏州地区盛泽分层标,GPS监测台,学校吴江地学科普展览室等丰富的校园科技资源作为可靠支撑,形成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的知识体系和主体内容。将学校地面沉降监测社团,地面沉降监测研究性学习小组,学校教师自制的简易地面沉降测量仪投入试用等实践活动作为可靠依据,形成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的丰富素材和特色内容。以知识的综合学习和训练为特色,整体布局《地面沉降监测》的各个板快,以一本多用,轻松作业为编写特点,使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既方便教师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学校已先后开发了近40门校本课程,自编印刷了18本校本教材,其中《地面沉降监测》《盛泽丝绸文化》等为本地兄弟学校应用,成为在省、市范围内展示的优质课程。

 

四、坚持科研先导,实施特色课题研究

学校坚持科研先导,一贯重视特色课题的研究。2003年参与了苏州市教育局国家级课题《中国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子课题的研究,2004年参与了吴江教育局国家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2007年参与吴江科技馆科技馆进校园活动项目的研究。2009年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研究》被中央教科所成功立项。

在这些特色课题的引领下,我们积极探索科技型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方案和有效途径,立足本地区环境资源优势和本校实际,努力创建“小型科技博览园”式的校园文化,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科技特长,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传承盛泽地区崇尚科技进步、追求科技创新的绸都文化,弘扬勤劳、开放、创新、求实的绸都精神,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绸都传人,满足乡土经济文化发展对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开展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学生社团等活动进行高级中学教与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与学品质,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寻找课程资源开发上的新起点,课程文化建设上的新亮点,办学思路上的新突破,催生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实现从学校特色走向特色学校的跨越。

 

    五、科技节常态化,打造学生科技教育嘉年华

    学校从2000年开始,每年四月举办为期一周的科技节,每届科技节由“科技节”筹备会议通过活动主题和方案,成立组委会。每届的科技节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2000崇尚科学,热爱科学”,2001崇尚科学,抵制邪教2002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2003地球一我们共同的家园2004年“关注生物圈,关注家园”,2005我爱发明创造”,2006年“探索星空奥秘”,2007创新伴我成长2008科技馆在校园”,2009科技在我身边2010携手创建科技特色学校”。201 1年开始,我们对科技节方案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活动时间从一周调整为一月,活动日期从四月调整到九月。即新学年的第一个月为科技月,这样可以让学校在科技文化的氛围中进入新的学年,可以让学生在沐浴着科技文化的校园活动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还可以让高一新生一跨入学校大门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科技气息,了解学校的科技特色。

    学校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科技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方案和模式,努力创建“小型科技博览园”式的特色校园文化,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传承崇尚科技进步、追求科技创新的绸都文化,弘扬勤劳、开放、创新、求实的绸都精神,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品位,催生了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实现了从学校特色走向特色学校的跨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