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夜
(2023-10-04 19:22:50)上海宝山区。
近段时间积极性不高,没有按规律进行记事的动力,拖沓了数月,逐渐滑向中年沉闷的深渊。
先是在微信公众号里读完了关于太平天国的叙事,但公众号多有调侃及揶揄语气,丧失了对历史沉稳叙事的所应该具备的尊重,口嗨之余,容易陷入公众号者的历史逻辑及评判里,因此,秉承一种纯粹历史脉络的叙事观,找到一本国外作者史景迁的《太平天国》进行澄清阅读。对于太平天国的历史,除了中学历史课本的简单记忆,真有点神秘般的一无所知,当然,社会穷困、人权不公、久作不达等因素作为一种基本判断,在阅读前后都是一种合理的对事件起因的解释。但通过这本书,是第一次了解了另一种社会背景,就是基督教的散步的影响。设一个假设,如果太平天国创始群体有更高的水平把事情搞成了,现在中国社会的世俗化会不会打一个很大的折扣。宗教以一种比较柔性的力量主导社会的构成及发展一直是我对其的理解,同时,我倾向于生活在一个世俗化的氛围里,所以对其作为农民运动反抗社会不公的代表我的立场有点拧巴了。换另一种思路,如果天国运动事成了,按照现今世界被西方裹挟的现状,因为宗教这个纽带我们会不会活成我们现在讨厌、鄙夷的样子呢。这本书里没有对天国的发展、特别是后期的扩张方式进行叙述,前期起家阶段因为都在一个比较小的地域,大家有共同的诉求,所以组织性容易起来,后期漫布多省后,其目标宗旨及落实不明确,可能也是落实的时机还没到就崩盘了,但我是不相信光凭一种宗教说教就能鼓动这么多人陆续近来参与暴动,大家都是为了一口饭吃,没有实质性的收益,拿生命冒险不可思议,更何况天国运动里一些反人性的政策,比如说男女分营,即使是夫妻。另一种可能的因素是社会真是槽糕透顶,不反就饿死,反了还可以去抢地主家的余粮。我有一种比较猥琐的猜测,会不会是被暴力裹挟呢。不管怎样猜测,有一点是确定的,初创成功后,天国领导人的眼界令他们早早地陷入到权利享受中,女人、财富、权利及权利的支配力,通俗点说,到了那个地步,他们的格局没有跟着提升,没有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将事业做大做强。
马勇《激荡:晚晴二十年》:我只觉得清朝在这个时候灭亡是一种历史宿命,作为一个异族问鼎中原这么多年,早起的创业激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为保证本族群体的利益而特设权利凌驾于其他主体之上,其他人也憋屈了这么多年,你少数族类也因为特殊待遇早就失去了艰苦奋斗的危机感及能力,在新时代遇到新问题解决不了,又不敢或者说不放心其他有识之士主持大局,处处防备,生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丢了一毫一分,别人不打进来,内部也要被人打下去,毕竟新时代了,大家看的更远了。
近期看了几本网上的本子,永不消逝的电磁波的军工人的三部曲,主要是雷达人的工作经历,文学性没有多高,但透露出的军事内容,让人觉得现在我们的牛逼有点要压不住的感觉,容易让人自我满足,主要是傲娇,所以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