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白林丁俊美从艺六十年音乐作品会孟姜女生死擂雷雨梁祝 |
时老师作品音乐会如期顺利的举办,并获得圆满成功。我想所有他的学生还有合作者都非常开心。
第一次参加时老师作品音乐会是1993年,那次在安徽剧院的盛况至今让很多人难忘,当然我也依然记忆犹新。
时隔十几年,我们又因为时老师的作品音乐会聚集在一起,高歌黄梅,畅想黄梅……我想其中最有感触的还应该是时白林老师。十几年过去了,当年,时老师的黄梅戏音乐诗剧《孟姜女》震撼人心。如今,在古稀之年时老师依然创造出《生死擂》《雷雨》《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在戏迷朋友之间很快流行的优美唱腔,真的让人佩服啊。
正象音乐家何占豪先生说的那样:我们要学习时白林先生活到老干到老的精神。这话一点不假,时老师真的是这样,从不懈怠自己。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很认真,在新加坡从排练到演出,时老师一直在现场盯着每一个环节,我们演员有的时候还可以分段休息,而时老师却不能放松自己,连出去转转的时间都很少(不过,每天清早他会跑步,不管是否下雨)。
从新加坡回来刚刚几天,时老师又全身心的投入到《时白林从艺六十年音乐作品会》的活动。在几次的电话中,我都想说一声时老师你要注意休息哦。可时老师总是还不等我问就说,吴琼啊,我很好,你放心,我很高兴,你们来参加音乐会。在临近音乐会演出的前几天,时老师来电话说张辉杨俊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来,韩再芬也因为早就定下本团演出,音乐会只能参加一场……听到老师有些遗憾的口吻,我说,时老师放心,您的两场演出我都会参加。时老师说,张辉杨俊多次来电话关心音乐会,并表示抱歉,我理解他们。时老师还说,小韩第二天就要带团到阜阳演出,真不容易啊。他们现在都是剧团领导,要带一帮人呢。时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老人,从心底透出对我们年轻人的关爱。
说心里话,在时老师身边我学到很多东西。这些年来,时白林老师的进取兢业的工作精神、乐观随意的生活状态、宽厚平和的人生理念让我受益非浅。我感激时白林老师,感激黄梅戏让我有那么多机会与老师一起合作,感激生活让我在老师身边得到一次又一次新的领悟。
感谢时白林老师和丁俊美老师。祝时白林老师、丁俊美老师健康长寿!快乐幸福永远!
学生
2007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