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复吴先生的<悲剧与悲情>

(2006-05-08 23:12:47)

先生您好!很高兴在这里看见您的文章,上次在网上也看见您写的关于<红罗帕>的观后感,对于您分析的悲剧与悲情,我想我是有同感的,中国戏曲也可说中国戏剧吧,在生与死,善与恶的剖析上是柔弱的,是温和的,不见鲜血的.所以才有我们看了沙特<死无葬身之地>后的震撼.<哥本哈根猜想>的深思.曾经有位记者问我:是否把这么多年对黄梅戏的新的想法\对戏曲的改革在<红罗帕>都有体现?我说:.我没有做什么改革,但也不能说没有改良,我只是小心翼翼的做一点点改动,我不可能把自己多年的\当然也是较微薄的探索在一出戏里面体现.但我相信,我会慢慢渗入,好象您说,时间怕中国人?其实我怕时间呢?如果还是这样十几年才演一出戏?恐怕时间就不理我了?

如果有可能再做新作品,那将是一个全新的.当然,不能保证都令大家满意.但我们会努力!努力深入人性的挖掘,让我们的戏曲艺术(主要是黄梅戏)在对大众心性改造与熏陶方面起到积极意义.
吴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