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就像跑步机

(2011-02-10 11:47:16)
标签:

利格曼

宋体

幸福之源

幸福感

跑步机

杂谈

分类: 媒体约稿

幸福跑步机的概念要求我们不断进取,如果在工作方面不能进取的话,那一定要在个人爱好、家庭生活方面不断进取,才能不断获取幸福感

 

  在那些工作了十多年的人群中,我发现他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满意度,而不是金钱和职位。一方面说明金钱和职位不会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大家更在意自己的真实体验,而不是虚荣或其他短暂的愉悦。

  有关幸福的认识及如何获取幸福,在我的阅读书单中,心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的《幸福之源》一书给了我不小启迪。2010年下半年,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的幸福四部曲著作(中文版)隆重上市,其中《真实的幸福》是有关幸福的权威启蒙读物,给我启发甚大。本人一直关注职场励志话题,发现职场中人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幸福感受,而不是单纯外界的评论。别陷入他人的期待陷阱一生至少要做的4种工作:有薪水的工作、义务工作、学习工作、家庭工作,是我一直想传递的观点。

  当前社会对物质成就的关注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种诱惑和社会压力也迫使大多数人纷纷追求世人的认同,而不是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些职场人士相互攀比薪水的高低,攀比房子和汽车。父母与周围的朋友也用各种方式提醒着你:只有赚更多的钱,你才算体面,才算成功。

  不陷入社会、同辈、父母用期待编织的陷阱,是寻找个人幸福的开始。

  就工作与幸福的话题,我们需要理解有关幸福的几个概念。其一,金钱买不到幸福。塞 利格曼教授的团队通过对40多个国家进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购买力强的国家,人民生活满意度也高;一旦国民收入超过人年均8000美元之后,这个相关开始消失,财富的增加并不能继续增加生活的满意度。也就是说,月薪过万的人群,他需要从别处追寻幸福感了,因为薪资不断上涨所带来的幸福感将越来越弱。

  第二个概念,幸福像跑步机。许多人有过这种体验,职位升高时,预期也越来越高,过去的努力带来的名望与财富不再能带来幸福。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说,这就是幸福跑步机在起作用,如果幸福等于财富和名望,我们必须拥有更多,否则就感觉不到幸福。幸福跑步机的概念要求我们不断进取,如果在工作方面不能进取的话,那一定要在个人爱好、家庭生活方面不断进取,才能不断获取幸福感。

  第三个概念,幸福者更愿意利他。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的研究表明,幸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他行为。工作上,那些乐于助人、帮助同事、不断督促下属成长的人,不仅升迁路途更通畅,他们的幸福感也更强。《幸福之源》的作者斯特凡·克莱因还提供了一个检验是否幸福的标准:幸福者往往是和蔼的人,他们较为细心,并且乐意欣赏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而且努力帮助他人维护应有的权利。

  幸福工作需要有成就感、满意感,还乐于助人;幸福工作要求我们制定清晰的工作目标,达成目标的同时还要有分享精神,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分享快乐。

  幸福的特性有很多,比如幸福是不断行动的结果,是可以强化训练得来的。同时,幸福的记忆又是短暂的,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

  有实验证明,人类的大脑唯一储存的是感觉的顶点和感觉消退前的最后时刻。掌握这样的原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点。谁会从最兴高采烈的节庆中抽身出来,谁就做了聪明的处理,因为最后的印象在以后会被回忆起来。

  另外,在生活中不断制造惊喜片刻,抓住现在的幸福,也是幸福行动中的重要一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以及现代人极度的未来心态会让我们忘记现在。所有的科技进步,从电话到网络,它们的好处都是让你做得更多、做得更快,省下时间好让我们去计划未来。但是,节省时间、筹划未来已经使我们失去了现在。

如果你想抓住现在的幸福,诀窍就是:制造惊喜。这个惊喜不一定是物质化的,每天花五分钟来计划一件让你的配偶、孩子或同事惊喜的事,是值得的。

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2011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