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行为经济学经济人舍默杂谈 |
偶然性是历史的中心原则,商业成功岂能例外?在《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作者舍默看来,伟大公司也是“偶然”造就的。
生产出一个不算太离谱的产品,有营销天才在,就能让产品畅销起来,这有道理吧;一家管理混乱的公司,找到了神奇的CEO,局面扭转概率大吧;看管理原理,营销定律类的图书时,你我或许这样认为。
看企业传记类图书,你我还会认为伟大的企业有“成功惯性”,伟大得固若金汤,不易倒塌。
不过,在历史学家看来,特别是能把历史和经济、企业联系在一起的专家看来,这些直观感觉好像都出错了。
《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可以证明,偶然性是历史的中心原则,商业成功岂能例外?
作者迈克尔·舍默说:面临外来力量和创新竞争,一个看起来固若金汤、在历史和经济的惯性下为少数几家公司统治的市场,脆弱得超乎所有人想想。
想想,仔细想想那些倒闭的公司,以前认为可惜了的公司,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更可恶的是,历史学家进一步阐述:“灭绝是定律,生存是意外”。
天啦,想想,还真还是那么一回事。
曾几何时,听人说没有观点的人是可耻的,后来又有人说我们口口声声重复的只是一个观点,不是思想,认为没有思想的人是可耻的。
总之,如果以上结论都成立的话,我们大多人都是可耻的。
这还真不是笑话。每天都能接触三五本图书,每天可能都能接触新观点、新思想,对照自己的认识观。有时,我还真觉得自己没有思想,没有观点,真有点可耻。
就经济学而言吧,有人研究牛奶经济学、有卧底经济学、有魔鬼经济学,还有鸡尾酒经济学、高尚经济学,这些用思想武装自己的经济学家,外加调查案例,都说得头头是道,言之成里,让你不得不服。
这不,经济学与心理学和生物学也扯上关系,阅读完《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一书,同样有大量可惊、可叹之处。
1、
2、
3、
当然,本书主旨用一句话也可概括:舍默用进化论阐述了市场发展的过程;用心理学剖析了市场内部发生的经济行为背后的本质;总之,是用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来解读经济行为。
看罢《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心想:做个思想不紊乱的杂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