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方出版社知识工作者小九九中信出版社德鲁克日本杂谈 |
得知东方出版社要推出一系列德鲁克的图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让德鲁克“老去”吧。不仅因为德鲁克四年前已经离我们而去,不仅因为三四年前十几本德鲁克经典著作已经悉数出版,而是新潮的思想太多了,也太妙了。在管理的舞台上,我们真诚希望德鲁克让出点空间来。
我总想,为什么老去关注四五十年前的著作呢?如今的管理大师,如昨日到中信出版社演讲的彼得·圣吉,如两个多月前来华的约翰·科特,都有各自的最新著作(分别是:《必要的变革》、《紧迫感》)。
而且这两本书也可能过于篇思想性,概念性了。
眼前有更让我震惊的诸如《众包》、《未来是湿的》这类图书。我们的工作,我们每日上网的行为,都能让这些不那么有名的作者总结出新的商业趋势。
总之,最好让德鲁克“老去”吧。
但我不能因为希望德鲁克“老去”,就不翻看东方出版社前期推出的三本书《管理未来:卓有成效的德鲁克》;《已经发生的未来》;《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
一看书名,我觉得最有阅读价值的是《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显然我的判断失误了。毕竟这本书真的太老了,它是德鲁克与自己的顾客日本企业家中内功的通信文章组成的。如果不是研究德鲁克或者了解日本企业家对中国市场的那点小九九,是没有必要看了。
两位高人如何的富有远见,这都是1994年发生的事了。到今日2009年,已发生了太多事,比如大地震,比如猪流感,比如金融危机。
最不起眼,而且很多人以为是一本浅薄解读德鲁克的《《管理未来:卓有成效的德鲁克》却还是有一定阅读价值的。
作者是以推广德鲁克管理思想为事业的台湾人詹文明,也算得上颇有成就的咨询专家、管理专家了。他记述了自己对德鲁克的切身印象,书中,我们以一位德鲁克追随者的视角度,领略到这些故事:德鲁克从小就开始接受超凡的教育,习得让人咂舌的多才多艺,大师之位却最显平凡、平实、平淡。
当然,该书借助对德鲁克的管理精髓,提出作为知识工作者,未来的考量在于:自我管理、自我经营与自我领导,激荡出不少同感。
一句:你的寿命比企业长,注意开辟第二事业。相信许多人都能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