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经济学——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标签: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家阿诺德万象杂谈 |
分类: 媒体约稿 |
诸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房价、股票市场,这类名词成为大众的常用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概念和相应理解,但每个人都希望援引最权威的解释,给身边的人带去更合乎逻辑,合乎基本经济学原理的解释。《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提供了可以轻松卖弄经济学知识的机会,它的畅销可以理解为:作者简浅的经济学常识能最为快速地被读者所吸收,并非常便捷地传递给身边的人。
经济学家视角看社会万象
没有学过经济学的普通民众中,80%以上的人认为,通货膨胀最大的害处是降低了他们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但是,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正常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并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因为通货膨胀的过程也是工资增加的过程。
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使每一块钱的购买力降低了,但总的货币量增加了,他们思考的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并不在这儿,而是在其他地方。经济学教授梁小民说: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就不一样了。
让更多人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这也是大牌经济学教授撰写经济学轻松读本的意义所在。
罗格·A.阿诺德是其中的一名大牌经济学教授,他撰写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一书透过身边的社会万象解释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学原理。
比如,我们要健康,又要好的食品;要娱乐、又要好的职场升途,所以我们要选择,有所取舍。好的东西太多,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学问。
自由市场有自然调节的作用,这条原理告诉我们:既得利益者不“喜欢”市场竞争机制;
没有交易成本,谁出价高谁就说了算;存在高交易成本,交易结果的决定权便掌握在最初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权的人,产权给谁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科斯定理所要强调的真实意义。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经济学家的定义是:人是理性人。没有“理性人”假定,就没有经济学家。
……
《谁赚走了你的薪水》分析了薪水高低、住房贵贱、生活费用水涨船高、最佳离婚率这类社会现象中蕴藏的经济规律;《魔鬼经济学》调查了犯罪集团大哥与小弟劳动分配等现象,揭开事件背后有悖传统智慧的经济学原理……
比较这些畅销的经济学轻松读物,《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是一本“教科书式”的经济学普及读物,它讲述的概念更简单,解释的是“选择”、“机会成本”、“相对价格”、“自由市场”、“寻租”等概念,《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提供了可以轻松卖弄经济学知识的机会,它的畅销可以理解为:作者简浅的经济学常识能最为快速地被读者所吸收,并非常便捷地传递给身边的人。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是经济学入门书,是为大学里“经济学原理”课程设计的辅助参考书。
“知易行难”经济学
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确实很有价值:它可以训练人们的分析能力。但正如作者罗格·A.阿诺德在第8章“人为什么会撒谎”所揭示的本质一样,经济学的原理“知易行难”,了解容易,真正用来解答问题倍加艰难。
经济学家认为,撒谎是因为“知易行难”,即“说”的成本要比“做”的成本低得多。要降低撒谎率、建设诚信社会,必须加大撒谎的成本和代价。
同样,通过阅读并学会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比较容易,真正要应用它们却困难得多。
在“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章节中,阿诺德举例说,要预测将来房价是升是降低,单就供求关系影响这一因素中,就有13种供求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房价真上涨了,也还存在5种可能的合理解释。
即便是5种可能的解释,同样是经济学视角,也存在完全迥异的可能。
经济学普及读物的畅销仅仅意味着处于对经济学倍加推崇的年代,我们对经济学知识的膜拜。实际情况是,谙熟经济学原理的大牌经济学家教授也经常犯错误,从其它引进的很多经济学著作中,对经济学的批判和嘲讽的声音同样强烈。
畅销书作家欧鲁克(O'Rourke)曾说:经济学家们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将经济学分为两个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就是关于经济学们所犯的具体的错误,而宏观经济学是他们总体上的错误。
英国首相邱吉尔说:“两个经济学家讨论一个问题,通常得出两种结论;如果其中一人为著名经济学家,结论必有三个以上。”
这些便是另一种声音,也是“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后,必将遇到的下一个困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