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图书的唐骏之争
(2008-11-18 11:33:10)
标签:
自传财经记者职场打工皇帝唐骏紫金杂谈 |
——浅评唐骏传的四个读本
周末翻书系列十
把书全读完,就写不出几句评论文字了,第一印象会淹没在图书的细节中,赶紧留下些第一印象的文字吧。
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定位,,主题定位清晰,是四本书之最。全书紧紧围绕职场励志,第一打工皇帝这样的主题,值得称道。这也看得出,唐骏本身不是想自传一把,而是为了后来者提供些参考。
这里的唐骏牛得不得了,而且是有规范,有规则可循的牛。
喜欢唐骏的话,你很快知道,他喜欢写点日记。《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直接引用了好些日记的内容,加上编辑提炼总结的字眼,粗粗翻看,排版显得有些凌乱。
而《中国梦:唐骏正传》这方面有它的优势,它的封面设计更好,更会包装,更大气。你还能感觉,《唐骏正传》人文色彩重些。有剖析,有深度,至少,你可以看出作者不是以无限仰慕的心态完成的。
就内容而言,《中国梦:唐骏正传》也借助了很多唐骏的日记,还有消化,还有侧面。
工作5、6年之后的人,《中国梦:唐骏正传》也是不错的选择。看自传的话,会觉得唐骏唠叨有余,狂傲有余了,当然,唐骏的文字中带着俏皮和搞笑,让那些自恋语句缓和不少。
当然,《中国梦:唐骏正传》天然的缺陷也非常明显,无法与自传相比,所以还需用“正传”这类字眼掩盖它的身份,以便与自传一分高下,吃尽各路读者。
从来的经验都是,自传的销量比他传好过百倍。
唐骏是大众情人,谁都讨好,谁也不得罪。
和他人共同完成自传这一过程中,也支持了《中国梦:唐骏正传》的完成,也支持了《打工皇帝唐骏》的文章。后两本书都是财经记者完成的,也是唐骏的记者朋友。
从内容上来说,你能看到唐骏的日记很多是公开的,他的资料是公开的。
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在次贷危机,在三聚氰胺事件,在大地震,这样2008危机连连的年份里,唐骏成为了财经图书出版的最主要焦点。同时有四本唐骏传推出,实属罕见,可以凑一桌麻将了。
之前的财经记者干什么去了,之前的策划人干什么去了。我们只能这样推论,以前的唐骏是拒绝的。
第三本《打工皇帝唐骏》在我印象中出版最早,可也算粗糙之作,封面自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章节标题太“财经化”,讲财经的话,读者群体有限,况且唐骏没有那些打拼天下的创业者有趣。
几天前,凑巧见了一个紫金矿业的人,我忙讨好到:紫金矿业,我知道知道,唐骏去那了嘛。没想到,对方说:“我们不是他那个公司,他只是我们一个小股东请的经理人”。那语气,淡得让我等在职场打拼,封唐骏为偶像的人无地自容。
不知道《唐骏:可复制的成功》是凑巧与自传重名吗?如果真是那样,世界也太巧了。不过,我更愿意相信,作者可能辛辛苦苦跟上了这波潮流,临近出版,知道了《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一自传的书名。
出版商把名字定格在跟风身上了。
又或许,我高估了作者?谁知道呢。
在职场励志的阅读主题中,我也有所收获。
唐骏其中的一招,我也在用。在此,与读者共享。那就是,建立你职场生涯的“董事会”。唐骏谈到,微软CEO鲍尔默是他的职业导师,是他职业规划的教练,不管什么时候,有关他唐骏职业规划的事情,就可以直接找这位老大。
很早前,我学会了建立职场“董事会”的做法。
很简单,在MSN上把那些对你影响很大,帮助很大的人拖到“董事会”这个类别中,一遇到问题,就问他们。虽然,我的“董事会”成员中,有些是被动的,并不知道我把他当作教练,当作贵人了。但,有时,我们需要这样霸道,需要这样厚颜无耻的,需要推动别人,勉强帮助自己的。
那些比我们高层的人,也不是想象的那么不平易近人,那么不好接触。选定那些乐于助人,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能力的人做你的董事会成员,不断提高董事会成员的档次,这是职场前行的一大法宝。
他们就是你的职场贵人。
自传书中,还有很多唐骏语录,我都做了重点记录。其中一条,也是我近两年喜欢推荐的,那就是娱乐化。财经娱乐化,政治娱乐化,生活娱乐化。
一本正经的,何必呢。
唐骏说: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营销自己,传统的营销模式在今日已难以奏效,娱乐作为未来营销的重要手段一定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