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七律·山东齐鲁文化行

标签:
[诗词鉴赏]七律·山东 |
分类: 诗歌辞赋 |
[Poetry Appreciation]Qilu·Shandong qilu culture
[诗词鉴赏]七律·山东齐鲁文化行
七律·山东齐鲁文化行
千里来登超然台,潍水常山入眼帘。[1]
用之则行能入世,舍之则藏显襟怀。[2]
休怪太公直钩钓,且赞齐桓出猎来。[3]
无往不乐真达观,圆通应物现豪迈。[4]
【注释】
[1]超然台: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复了城北一座残破的楼台,他的弟弟苏辙为这座台起名叫“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千里来登:甲午年春节正月初三,天马携家人、亲友从青岛驱车到诸城市游览超然台,从澶州到密州约五百多公里,故称“千里”。
[2]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熙宁九年暮春,东坡先生登超然台,写下了名作《望江南·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这首词豪迈与婉约相兼,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3]太公直钩钓: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兴周,因首功被封于齐。公元前1045年,他击退了莱人的进攻,建立了齐国,定都营丘。他因俗简礼,尊贤尚功,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很快使齐国成为东方大国。后来又协助周公平定了“三监之乱”,为二次安周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军事思想被后人集录在《六韬》里。商朝末期,渭水流域的一条小溪边有一个白发老人在溪边钓鱼。可是他的鱼钩却是直的,也没有挂上鱼饵,而且鱼钩还悬在水面三尺以上的地方。那老人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道:“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只钓王与侯,不钓水中鱼。”
[4]桓公出猎: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之问答即《愚公之谷》,是出自《说苑·政理》的寓言,旨在劝诫治政者应善于听取老百姓的意见,治理好国家。
观摩奥运,走读世博。看NBA,品世界杯。我观察,我纪录,我沉思,我见证。过低碳生活,倡普世价值;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无字书,做逍遥人。洞察世界,洞悉人生。生也有涯,无涯惟智;文果载心,余心有寄。终生学习延续生命之长度,遍走全球拓展生命之宽度,拔高境界提升生命之高度。视自由思想为空气,秉独立人格为生命,以创造精神为动力,建公民社会为使命。精通外语为我打开认识世界的几多窗户,天文爱好让我养成仰望天空的独特习惯。熟读历史拓宽生命长度,哲学研究提升思想境界,沉迷宗教展开大爱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