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北京瞬间(2565):排子胡同程砚秋故居

标签:
转载 |
分类: 戏曲杂特术品 |
程砚秋故居位于东城区(原崇文区)排子胡同36号(老门牌号23号)。
1923年,经梅兰芳介绍,在罗瘿公的操办下,程砚秋与梨园之后果素瑛结为伉俪。程、果的新房在排子胡同。
现在很多资料记载程砚秋排子胡同故居是23号。但综合起来看,可能现门牌号为36号的说法是准的,特别是结合以前记载将表述排子胡同23号、北芦草园9号并列的时候。
到现场看,排子胡同36号有点古建筑的样子。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站有“程砚秋”条目,对程砚秋故居介绍较为详细:
程砚秋(
2017年5月21日搜狐网《程砚秋大婚现场播报》摘录:
民国十二年四月,程砚秋新婚,记者曾躬逢其盛,详记于下:
程砚秋婚期,系定于旧历三月十一日,新居已迁于西河沿排子胡同,极为雅洁,业于二月二十四日行聘,梅兰芳夫妇为大媒,礼物以首饰衣服为多,郭仲衡、姚玉芙、王蕙芳、姜妙香四人,为伴送,各坐马车,由排子胡同鼓乐出发,至大外郎营果湘林家,湘林请陈德霖、吴顺林二老辈,为陪宾,梅兰芳夫妇高坐堂皇,新妇服男家之礼服,戴首饰向大媒行礼,此梨园行之旧规也,兰芳夫妇盛称新妇颜色之艳,见者咸谓璧人一双,为之叹羡不置。
新妇为湘林之第二女,工刺绣,善书法,尝从山阴魏匏公学书,与砚秋之习张猛龙、龙藏寺,足相匹敌也。
海上诸名流,皆有诗词相贺赠。都下名流撰贺诗词者甚伙,姚茫父《并蒂芙蓉赋》,追步六朝,盖至工也。
砚秋婚礼,内事为梅兰芳之妻王氏代为主持,程本京旗人,与京中当地之汉人,礼数已多殊点,加以梨园行之老规矩,又非程母所能知,而梅妻则精敏干练,以师母而兼大媒,故全权办理也。
2013年1月19日腾讯网《艳秋变砚秋,玉霜变御霜——寻访北京程砚秋故居》(叶克飞)记载,程砚秋故居之一在前门外西河沿排子胡同23号。
罗瘿公(1872-1924),名惇曧,字掞东,出身顺德名门,父辈久任朝官。他幼有诗才,先后就读于广雅书院、万木草堂,拜康有为门下。罗瘿公1903年中副贡,在京任职。《瘿公诗集》与梁鼎芬、黄晦闻、曾习经的诗集并列为《岭南四家诗》。瘿公醉心京剧,写过《红拂传》、《梨花记》等十几个剧本。著有《庚子国变记》、《中俄伊犁交涉始末》,是研究近代史的重要著作;介绍梨园掌故的《鞠部丛谈》则是研究晚清、民国戏剧的重要资料。
还有一种说法,介绍排子胡同36号曾是清末贝勒宅。
人民网引2005年2月6日北京娱乐信报《大栅栏将重修200座四合院》(张然)摘录:
排子胡同36号的门口挂着宣武保护院落61号的小蓝牌,居住在这里的一位居民指着这个牌子说,挂了这个牌子说明这里不会被拆了,前不久房管所还派人来对房屋做了修缮、加固,重新刷了漆。走进院子一眼看到垂花门,可见这里曾经有身份显赫的人居住,李大爷说这里是清末一位贝勒的宅子,据说南城就仅有这一处清代皇室的宅院。虽然清代有规定皇室人员不得在城外留宿,但到清朝末年规矩也就没那么严了,这位贝勒爷胆子大就在这盖起了宅院,自然比普通人家气派,从院墙到各间房屋都是标准的磨砖对缝。可是现在原先宽敞的垂花门只能容一人通过了,有一多半门被砌进新盖的小平房里。再往里走,四合院的格局还基本保留下来,院子也比较宽敞。
排子胡同36号
排子胡同
叶浅予,程砚秋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