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国医大师贺普仁治胸闷冠心病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从头到脚谈医 |
国医大师贺普仁
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
我国首次评国医大师
名单为: 方和谦、王玉川、王绵之、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何任、吴咸中、张灿玾、张学文、张琪、张镜人、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苏荣扎布(蒙医)、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唐由之、徐景藩、班秀文、郭子光、程莘农、裘沛然、强巴赤列(藏医)、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国医大师,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 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贺普仁,字师牛,号空水,男,汉族,1926年5月出生,河北省涞水县人。14岁从师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深得老师真传。八年后,以精湛的医术独立应诊,解放后声名鹊起。1956
贺普仁教授临证之余,著书立说。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针灸治痛》、《针具针法》、《针灸歌赋的临床应用》、《毫针疗法图解》、《火针疗法图解》、《三极针疗法图解》贺普仁教授曾先后赴丹麦、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进行访问、工作和学术交流。他精湛的针灸技术使国外医学界的同仁们惊叹不已。1976年在上沃尔特工作期间,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为此获得了总统颁发的金质“骑士勋章”,为医学争得了崇高的荣誉。
2015年8月22日,贺普仁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9岁。
内关郄门穴治胸闷冠心病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的络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因阴维脉也过胸部,故内关穴可通畅心络,理气行血。是治心、胸病变的有效穴位。早在《难经》中就有“阴维为病苦心痛”的记载。《拦江赋》云:“胸中之病内关担”,《千金方》曰:“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
实验证明:针刺内关穴后,可以改善心肌供血,调整心率;郄门为心包经的郄穴,郄穴长于止痛。
二穴相配,可以缓解胸痛、憋闷、心慌等症状,治疗多种急、慢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房颤、心律不齐、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包是心的外膜、外卫,附有络脉,能代心受邪,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故常取心包经的内关、郄门等穴治疗心、胸病证。
针刺时,用3~4寸长针透刺,由内关透向郄门。
【验案举例】
赵某某,女,78岁。
主诉:胸闷、胸痛十余年。
现病史:患者于十余年前开始心前区疼痛,胸闷、时有喘憋,夜间时有咳嗽,咯吐泡沫痰,曾于门诊服中药治疗,效果不显,现仍时胸痛、胸憋闷,夜间时常喘憋,咳嗽、咯吐泡沫痰。伴气短,双下肢浮肿。
在西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纳可,眠差,二便调。
望诊:舌质黯、苔白。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
取穴:内关透郄门。
刺法:毫针。
二诊:症情有所好转,仍感胸痛、胸闷、夜间时咳嗽,咯吐泡沫痰,针取内关透郄门,筑宾、天突、膻中(毫针)。刚针完觉胸闷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