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68个高考状元,家庭教育惊人相似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中外教育励志 |
68个高考状元,家庭教育惊人相似!
俗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样适用。
有媒体曾经采访了全国68个高考状元,发现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值得学习借鉴!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625/72ea964b05834b379330bf6b5d0c1927.png
他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状元们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文科状元们都爱阅读,善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
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如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514/883f22559dd04342beaef526de9bb3bc.jpeg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625/7136568003bc46eba73e64853f848654.png
学霸也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状元们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有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526/b127f99e80ff4f9fac80ae05c042d4fc.jpeg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625/c489d67ae92442fda987ec4d58a92f0c.png
深受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
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
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https://p2.itc.cn/images01/20210603/e58ca7c45b404e8c8126ae69c7e17fbe.jpeg
https://p9.itc.cn/images01/20210625/245e228bfa7447549ed1628e345d7118.png
好习惯跟“学会独立”分不开
老人常说:“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养育孩子也是这样,学会放手,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中厉害得多。
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一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说,是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https://p2.itc.cn/images01/20210514/349efa8cd36d4548aa5c1d8d269e5412.jpeg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625/8e843cff332c467cad034ab2607dd4be.png
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在采访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用对了人,并没有遭来孩子的反感。
广东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会有点自满。
“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戏称为‘批评式教育’,我觉得很适合我。”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514/883f22559dd04342beaef526de9bb3bc.jpeg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625/3c462cce807d4fa8b77b5abc1c25ba9b.png
阅读经典,扩宽思维
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
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阅读的培育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婧妍说父母从小就爱给她读故事。
阅读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阅读的许多好处不言而喻:
能增长见识,去粗取精,形成具有正面导向性的三观;
开拓视野,你不再局限于小小生活中的一隅,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练出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信念;
可以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方法,也能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一抹书卷文艺的气息。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602/8d1a0573f886409dad6135427cf72b1b.jpeg
这里推荐好教师整理的书单:最全暑假书单!教育部指定阅读图书,读完这些书受益匪浅!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625/32029e13b35d41b5bb1856aa4ac716c3.png
必备一本错题集,不断修正错误
96%的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集。
勤奋并不是获取高分的金钥匙,北京状元梁思齐说平常自己用来放松的时间很多,但学习起来效率就很高,学习的时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就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都做。
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敌了。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425/efd59182ca014e8e938dcc5ca0f013a5.jpeg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625/391c9c886373407f99806e39e1f2ae68.png
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作息不规律,经常晚睡势必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发育。
以下场景大概是中学中最常见的现象:每天早上特别是第一、二节课上课时,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同学们在台下呼呼大睡;
一到课间时间,教室里“倒下”一片或是一群人才匆匆去吃早餐;还有一些同学屡屡因睡过头而迟到,不光影响教学进度,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
采访中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https://p3.itc.cn/images01/20210519/ff36538d777848e785cf941bbea7b5ac.jpeg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625/55f3a57c7e924615b5d46f0841a70159.png
比成绩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
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
这句话几乎代表了采访中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心声。比起分数,这些爸妈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