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效方选用:前胡止嗽汤

(2021-07-31 07:16:20)
标签:

转载

分类: 从头到脚谈医

   一。组方:
    荆芥5--10克、前胡10--15克、桔梗5--10克、甜杏仁5--10克、甘草5--10克、枇杷叶5--10克、白前5--10克、紫菀10--15克、陈皮5--10克、天竺黄10--20克、贝母5--10克、芦根10--20克、全瓜蒌10--20克(用于痰粘稠,否则不用)。
   二。主治:
    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漉漉。听诊双肺罗音久久不消失。可有低热和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病程大约在十几天到一两个月之间。曾经用过多种抗生素,尤其是静脉输液和止咳药物无效,或者因失治误治而至长期咳嗽不愈,患儿尤宜。
   三。加减:
   1.午后低热不退,加桑白皮、地骨皮、白薇、鳖甲。
   2.外感风邪重可加防风。
   3.喘去荆芥加麻黄。
   4.贝母价贵可以不用。
    此方是郭永来老师《杏林集叶》一书中的名方,之所以说是名方,是因为此方疗效确不虚言,实乃是郭老师几十年来治疗外感咳嗽的精华。前胡止嗽汤我在天津南开易德之春门诊时,就开始应用,经常亲自煎熬,煎煮是有一股香甜之气扑鼻而来。滤渣后浓缩,灌入100ml输液瓶中备用。遇见有适应症患儿,输液同时即给予患儿,用作止咳糖浆,每每熬药时尝之,甜而不苦,患儿乐于接受,而且疗效不菲。有时遇见家长专门要求应用中草药治疗上感咳嗽,则取此汤根据风寒风热等略加辩证加味,亦多效。当时没有甜杏仁,只好应用苦杏仁,汤药也基本上没有苦味。川贝母价格昂贵,一般多用平贝母和浙贝母,效果依然.
   2011年4月,岳父大人诊断出肺癌,迅速病危,我从印度尼西亚飞回。此时岳父只能坐着每天输液和吸氧,已经不能躺下,总是咳吐稠痰,于是应用郭老师之前胡止嗽汤排痰止咳:前胡15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百部15克、枇杷叶15克、白前10克、芦根30克、紫菀20克、平贝母15克(捣碎)、陈皮10克、天竺黄20克、甘草10克、全瓜蒌20克。服后痰液变希,再服数剂咳嗽略止,改用抗癌方治疗,但终是回天无功,半月余岳父病逝,呜呼哀哉,不胜涕零!但说明郭老师的方子只要对症效果还是有的,不应只局限于外感咳嗽。
   2012年1月,治疗一例印度尼西亚小儿,咳嗽月余,屡服抗生素和止咳糖浆类止咳剂无大效,遂来肿瘤中心要求中药治疗。印尼的医疗好像也是免费的,很少像我们国家那样以输液为主,一般都是口服药物治疗。由于这里没有春天、秋天、冬天之分,外感的很少。检查该患儿喉间痰声漉漉,听诊左肺呼吸音粗,有湿罗音。体温38度,于是处方前胡止嗽汤加鳖甲,地骨皮,藿香,青蒿,3剂咳嗽减轻,发烧停止,去鳖甲、地骨皮、青蒿,继进6剂痊愈。
    如果遇见患儿确实不耐药味,汤剂煎好之后,可以加入些蜂蜜,既可以矫味,又可以润肺止咳,一举两得。总之郭老师的《杏林集叶》确实值得研读,书中多朴实之言,绝无浮夸之语,我特喜欢书中的前胡止嗽汤、全蝎红花汤、赭仙汤和烧烫伤验方,把他们收录到自己的学习笔记中,以备应用。

    记得郭老师说过此方:辩证很简单,请记住三句话:外感咳嗽(不是内伤),有痰(不是干咳),不喘(有喘要先治喘,轻者可配合其它方药,重者须另选处方)。看来最前一个外感咳嗽,可去掉,只要对证,用于内伤化痰亦可。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