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山水画意境的营造需要做到哪些?

(2021-07-20 05:05:29)
标签:

转载

分类: 戏曲杂特术品



山水画意境的营造需要做到哪些?

原创·竹山艺苑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始终离不开意境的营造李可染说:意境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即借景抒情,经过艺术加工,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即诗的境界山水画家常常通过凝练的笔墨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画面,让人在由实到虚的联想中体会到宁静悠远的境界,这就是意境要营造山水画的意境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75177773391a4ed5a0420efe3f81d10d?from=pc

李可染作品

一、情景交融。山水画里天道和人道是统一的,山水画家的创作过程既不是山水景物的板再现,也不是情感的肆意抒发,而是通过独特的技法手段达到景与情的融合,从而实的目的。单纯的景物不能营造出山水画的意境,画中还必须融入画家强烈的思想感反过来仅有肆意表达无应有的景物描写,不能引起观者的联想和共鸣心有情思,注情入景,笔下才有意蕴

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0e32e5dc91184448937b61c8aba5d6d1?from=pc

黄宾虹作品

傅抱石的名作《不辨泉声抑雨声》,大笔挥洒,用墨如泼,描绘出一个风狂雨骤的画面。从奔泻的瀑布、横斜的雨势和茅亭中悠闲听雨观瀑的人物身上,我们不难感到画家的激情高雅的情趣。情与景的融合构成了作品独特而耐人寻味的意境。

二、虚实相生。宗白华先生强调山水画意境的创构化实景为虚景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最后达到的统一。实景,指画家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的景物,虚景是由实景引发的想象空间。笪重光《画荃》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蒋和在《学画杂论》中也说大抵实处之,皆因虚处而生这些论证都道出了中国山水画通过虚实相生创造意境的过程。虚是光与气的流动,是宇宙的灵气。通过虚可以通向无边无尽的想象空间,使人领略到画面象外之实处落笔,虚处传神。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以游于山涧的数点蝌蚪引导观者自然联想到十里之外不断吟唱的蛙声,使观者在由实到虚的审美联想中获得高雅的艺术享受。

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a69556f3f30d440db76bed47da9e428e?from=pc

傅抱石作品

三、宁静悠远。从审美角度看,山水画的意境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对整个人生、历史和宇宙进行的一种感受和领悟。中国山水画表现空间有高远、深远和平远的不同,但都不离一。黄宾虹意远在能静,天遥自绝俗强调山水画通来表现超凡脱俗的境界。山水画为什么要表呢?因为画本是有形的东西,能突破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延伸遥远无限之处引发丰富的联想山水画通的统一来实现的追求把人的精神引向远离世俗的山水景物之中,人体会游无境界。

中国古代许多山水画家通过内心修炼,表现纯净无尘、凡波不兴境界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云雾缭绕,楼阁参差,群峰竞秀。江面一望无际,远山虚无缥缈,渔舟若隐若现,将人带入深邃悠远境,给人以无限的意会和联想。

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36573e82cd7e46268f8c2968174e8de3?from=pc

王诜 烟江叠嶂图

四、山水画意境的生成有待观者的参与。画家的创作将有限表现为无限,将千里之景浓缩于咫尺之间;而欣赏则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于咫尺之间体味到百里之遥。一方面,山水画将观者带入一个特定的艺术境界,激发人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观者又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来理解这个作品,通过再创造补充作品的内涵。因此山水画的审美意境要靠画家和观者的共同创造才能完成。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