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春天行走在徽州:黎阳老街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世界游景美食 |
黎 阳 老 街
4月3日,由古城岩返,车行二十多分钟,到黎阳老街。
与宋师傅相约第二天8:00于屯溪老街出发。
(网络图片,借用鸣谢)
与宋师傅分手后,先看屯溪老大桥。
镇海桥,老大桥,曾为屯溪老街、黎阳老街之间的唯一桥梁;始建于明嘉靖15年(1536年),清康熙年间二度遭水毁二度重修,为六墩七孔石拱桥。
有说:老大桥为财主戴时亮为嫁女儿独资建造;清康熙初年水毁,由程子谦捐资复建,通行十多年又被水毁;程子谦说,“桥之不固,是我之过”,遂以独资重修,桥未成去了世;他的儿子程岳,时任广西清吏司、员外郎,继承父志,把桥建成。
2020年7月7日,镇海桥被洪水冲垮;同年8月桥墩及附近区域石料构件打捞结束,11月启动修缮工程,“尽量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工程预计于2021年12月完工”。
黎阳老街,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旧时街市,与屯溪老街隔江相望。
“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黎阳老街,至今已有1800年历史,早于屯溪老街;黎阳街分上黎阳和下黎阳,随着2010年黄山国际中心项目启动,老街面目全非;大部分旧宅不复存在,留了数座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及民国石库门风格的老宅;老街遗址上,建起了仿古旅游街区。
有说: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设犁阳县(后为黎阳),属新都郡;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新都郡改新安郡,新安江由此得名;至南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黎阳曾二度并入海宁县(今休宁县海宁);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定名休宁后,黎阳属休宁县一个乡,屯溪为黎阳乡一个都(古时村庄),屯溪又称休宁县黎阳十六都,所以有“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的说法。
由此,有人推断屯溪别称“昱”,也因为黎阳;当时屯溪不过是黎阳的一个村庄,到明末清初,屯溪逐渐成为徽州商业荟萃之地,黎阳的地位被屯溪取代。
有说:歙县是以县南歙浦之水得名,休宁是以城西休山得名,祁门是合祁山、阊门为名,黟县是以黟山为名,绩溪是乳溪、徽溪二水相去一里离而复合如绩得名;屯溪为其本名,有称“昱城”。
“竹板响,喉咙痒,夹三块,六分洋;一杯酒,真舒畅”;“徽州一大怪,豆腐长毛上等菜”,“你一筷,我一筷”!
家里婆娘见了毛豆腐,迫不及待买了尝,随即分享!不咸非淡,软软塌塌,似汁非汁,有形容为“中国奶酪”,也放弃罢!
徽州乡贤馆,贾家大院。
说是民国十八年,土匪火烧屯溪街后,扬言在黎阳继续放火;贾宅主人贾日华自愿留下保卫家园,最终以死抵抗而壮烈;土匪感其仁义,撤出黎阳。
闲转一小时左右,转出回到老街口,去宋师傅推荐的周记大排挡;店堂吃客满满的,多是一些家常菜,新鲜山笋还不错。
晚餐后再去看看老街的夜景。
逛完黎阳老街,已近晚上九点。
黎阳老街与屯溪老街一河之隔,为保存体力,叫上出租车,回屯溪老街,等待古徽州文化旅游专线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