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国医大师贺普仁下肢静脉曲张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从头到脚谈医 |
国医大师贺普仁
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
我国首次评国医大师
名单为: 方和谦、王玉川、王绵之、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何任、吴咸中、张灿玾、张学文、张琪、张镜人、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苏荣扎布(蒙医)、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唐由之、徐景藩、班秀文、郭子光、程莘农、裘沛然、强巴赤列(藏医)、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国医大师,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 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贺普仁,字师牛,号空水,男,汉族,1926年5月出生,河北省涞水县人。14岁从师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深得老师真传。八年后,以精湛的医术独立应诊,解放后声名鹊起。1956
贺普仁教授临证之余,著书立说。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针灸治痛》、《针具针法》、《针灸歌赋的临床应用》、《毫针疗法图解》、《火针疗法图解》、《三极针疗法图解》贺普仁教授曾先后赴丹麦、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进行访问、工作和学术交流。他精湛的针灸技术使国外医学界的同仁们惊叹不已。1976年在上沃尔特工作期间,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为此获得了总统颁发的金质“骑士勋章”,为医学争得了崇高的荣誉。
2015年8月22日,贺普仁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9岁。
贺普仁教授创立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说,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体系——“贺氏针灸三通法”。
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学称之为“筋聚”,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后期可出现轻度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形成溃疡。
1
本病多因长久站立,下肢气血不能畅达于上,血行缓慢,脉络滞塞不通所致。患者下肢脉络迂曲、隆起,伴下肢胀痛、乏力,久站或劳累后症状加重。治以调气活血通络。取阿是穴,用火针点刺曲张静脉,使恶血出尽。
2
患者,女,71岁。于2007年10月22日就诊。左下肢静脉曲张近8年。症见静脉迂曲隆起,高于皮肤,伴左下肢胀痛,乏力。舌质暗淡,苔白,脉沉。辨证为气滞血瘀。用火针点刺病灶,治疗3次后,曲张静脉变平,颜色明显变浅,治疗10次后,迂曲静脉几近平复。
3
既往治疗该病采取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的方法,治标不治本;手术治疗痛苦较大,多数患者不愿接受。本病病机多为气滞血瘀,火针点刺局部,可直接使恶血出尽,祛瘀而生新,新血生成,血脉得以畅通,血管弹性得到恢复,临床效果颇佳。现在静脉曲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好发于重体力劳动者或久坐久站之人。放血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且患者痛苦小。
4
上证皆由经络不畅,阴阳失衡所致。血乃有形之物,气必须以血为物质基础。血盛则气旺,气旺又能生血行血摄血,血病气亦病。正如《医学入门》所云:“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贺教授提出了“以血行气”的刺络放血法,以强令血气经脉通行。即凡郁滞过久的疾病,均可用刺络方法治疗。《素问·调经论》:“气有余则泄其盛经,出其血。”“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这些都说明气血与经络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红炉点雪》:“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也。”故火针对热症也卓有成效。张景岳《类经》中曾对此解释曰:“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热症由于局部血气壅滞,火郁而毒生,往往出现红肿热痛等多种表现。使用火针可以通经络,行气血,强开其门,引热外泻,从而使热清毒解,如《圣济总录》:“肿内热气,被火夺之,随火而出。”火针可温通经络,开门去邪。火针通过腧穴将热直接导入人体,通过腧穴、经脉,在人体内可直接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疏通经络,同时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腠理而开启脉络之外门,去除病邪,有利于阻塞局部血流中有毒物质的排除。火针又可行气解郁,以热引热。火针借助火力强开外门,将热邪引出体外,而达到治病去邪之目的。故火针不仅对于寒证有效,同样对热毒也卓有成效。
贺老说:“对于火针的应用,自古记载很少,《内经》记载火针的适应证是治疗痹证;唐朝才有记载治乳痈、癥瘕;宋朝记载治胃脘痛、腰痛,也没有记载治其他病。为治疗白癜风,我参考古书上以灸穴位治疗的方法,试扎火针,还真解决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和疾病的情况以及服务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得到了一些新认识、找到了一些好的治疗方法,这就是创新。”
我们应用火针刺络放血对临床某些疾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工作,应该说是“强通法”与“温通法”的成功结合,然而,火针更广泛的应用,还有待我们不懈地推广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