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忠平PeterLiu
刘忠平PeterLiu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7,391
  • 关注人气:1,8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2021-06-04 03:30:37)
标签:

转载

分类: 金融投资理财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天然绿松珠


对于购买绿松石,很多人都经历过买到假货,简直苦不堪言。

藏族人曾有一种鉴别绿松石真假的土方法,就是把舌头伸到绿松旁,会感觉它吸在绿松石上。藏族朋友的这个土方法确实是有依据的,但是不能全都依赖这个方法。要知道,藏族朋友可从小就接触绿松文化,看得多,摸得多,经验丰富。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除了舔,鉴别绿松石不乏其它方法,一起来看一看,学一学。

一、泡水

用舌头舔就是利用绿松石的吸水性,与其这样,不如直接把绿松石放在水里泡,绿松石泡水后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其中最典型的的就是泡松。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泡松


泡松是密度比较低的绿松石,如果没有经过优化,呈现的是粉笔状。这类松石因为密度很低,所以在水中反应快,颜色容易就变深。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泡松泡水前后对比


除了泡松之外,其它类型的松石变化就没那么明显了,高密度的瓷松也偶尔会出现颜色变深的现象,但没有泡松那么明显,有的甚至看不出来变化。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瓷松泡水前后对比


不仅是高瓷的绿松石没变化,优化后的更不会有变化。优化松石是将一些化学物品加注到劣质松石里,充填了松石的缝隙,而注进去的“胶”又有拒水性,所以优化松石不吸水。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优化松石泡水对比


所以,不仅是优化松石不吸水,有些没有经过优化的高品质松石也照样没有什么大反应,所以这种方法不太靠谱,谨慎选择。

二、火烧

这种方法不会伤害到松石,除非松石是沁过胶的,经受不住火的考验。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火烧绿松


真正的绿松石经过火烧之后会变黑,及时擦除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即使有一点黄黑,用冷水清洗后就会光洁如新。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火烧真绿松后,擦拭干净


反而是那些注胶或者沁胶的绿松石反应很大。当火焰接触绿松石表面时,会有很明显的火焰加大和发蓝的现象,并且散发出难闻刺激性气味,而且表面发黄发黑。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沁胶绿松火烧


如果舍不得用火烧,可以用烧红的针靠近绿松石的孔或者非表面的地方,不影响整体。不过这种该方法最好使用在自己的绿松石上,因为商家是不会同意别人这么鉴别的。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如果既不愿意泡水,也不考虑火烧,那就只能借助经验了。

绿松石的辨识度很强,但假货也会模仿得很真,所以一定要谨慎。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天然绿松雕件


三、看颜色

绿松石的主要颜色包括蓝色、绿色(部分偏黄)。当绿松石内的铜离子越多,就趋向于蓝色;当铁离子越多,则趋向于绿色。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因为都是天然形成,所以绿松石的颜色不会那么均匀,出现深浅不一,甚至有瑕疵都是正常的现象。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天然绿松隔片


然而,很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喜好,会把颜色没那么好的绿松石进行染色,使它们看起来很均匀。对于这种松石可以用蘸氨水的布擦拭,如果掉色则是假的。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一串天然绿松石,珠子颜色不可能完全一样,只有染色的、批量生产的才会做到。

四、看铁线

天然绿松石都会或多或少带有铁线,有些极品绿松石是没有铁线的,但人工绿松石也可以做出铁线的效果,所以以铁线判断绿松石是否天然,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绿松石中的乌兰花品种,以铁线为美


那么,如何鉴别呢?

1、绿松石铁线大多是往内凹的,而人工制成的铁线是往外凸的(因为很难做到内凹的效果)。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天然铁线


2、天然绿松石的纹路,没有规则,自然随性;人工制成的铁线不够自然,粗细都相似。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人工铁线


五、用手摸

绿松石有很强的吸水性,因此摸上去会有些轻微粘手的感觉。而那些处理过、注过胶的绿松石,摸上去的感觉就像摸双面胶差不多。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天然绿松石手串


六、用耳听

天然绿松石撞击的声音是非常清脆的,而那些经过处理、注胶的松石,碰撞的声音比较沉闷。


[转载]天然绿松石鉴定六妙招


无论是泡水也好,火烧也罢,还是利用给自己的观感判断绿松石的真假,这都是绿松石爱好者们试验过多次的方法,都可以借鉴尝试。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