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东南行浅记(4)

(2021-05-26 04:46:47)
标签:

转载

分类: 世界游景美食
原文地址:东南行浅记(4)作者:过客L-J
[转载]东南行浅记(4)

疫情无情地禁锢了远足的野心。步入2021年,形势稳定,那颗不安分的心又蠢蠢欲动。想去的打卡地不时在脑海闪现,于是下决心出去走走。

4月10日和一位战友直飞厦门,开始了闽地之旅,4月22日由杭州飞回,算是安慰了自己。

拟分几次把这次东南行中所见所闻发出。由于笔拙,难以表达全部心思,故缀“浅记”二字以掩内心羞涩。

(本次为浅记4[转载]东南行浅记(4)

本来就一个白天的游览时间,其中欣赏建筑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就算是走马观花还真有些奢侈,因为我们没有“马”,只有11号老车。那些具有特色建筑的名称和当年的房主人是谁我一概不知,更谈不上有深层次了解,就连进入建筑内部看一眼的机会都不存在。

没有高层建筑,是鼓浪屿建筑一大特色;没有统一格式,是那里建筑的又一特色。除个别寺庙外,没有看到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这也算得上是特色吧。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鼓浪屿欧式建筑不少,这些建筑有共同特点,其一是有大量的立柱。立柱本来的主要功能是承重,但这里有的立柱从表面看承重作用不明显,装饰功能占据上风;其二在门框和窗套外、楼层间、立柱顶端及楼顶部等立面装饰简捷明快,甚为养眼,成为整座建筑的画龙点睛之笔。其三是窗户的形状为上圆下方,数量较多,面积较大,采光功能绝对上佳。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使用质地良好的红砖红瓦在鼓浪屿的建筑中颇为普遍。这种色彩在绿荫碧海的映衬下,显得非常醒目。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转载]东南行浅记(4)

以白色石材或白色水泥为框架,其中间有面积不大的红砖墙,配上红瓦坡折屋面,使整座建筑显得简约而不简单。


[转载]东南行浅记(4)

我臆想大多数游客来这里是冲着花园之岛“万国建筑博览”而来,能把注意力放在环岛海边数量不算少的掩体者可能不多。

[转载]东南行浅记(4)
 这些掩体全是由水泥(也可能有钢筋)筑成,每个约能布防一个班的兵力把守。[转载]东南行浅记(4)

掩体的受敌面为圆形,有出入口的方形体靠陆地。掩体大部分为平顶,这座掩体的部分为何是尖顶,不得而知。

   [转载]东南行浅记(4)

通过射击孔,看到掩体的墙壁很厚,足有20厘米,防护枪弹冲击绰绰有余。

这些掩体肯定是战争的产物,我想可能是解放战争期间由当时的国民党部队所筑。它们可能见证了厦门岛甚至鼓浪屿曾今遇到的血腥风雨时刻。

事后它们默默无闻的在这里守候了七十多年,见证了鼓浪屿从受西方势力要挟和国民党政权统治的状况下向新中国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

在我心目里,它们应当是文物,应当是曾经的军人的打卡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