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散文《洛阳古韵》发今日《郑州日报》,存谢!

(2020-11-20 09:29:54)
标签:

转载

分类: 中外教育励志
[转载]散文《洛阳古韵》发今日《郑州日报》,存谢!

叶剑秀

 

黄河之南,洛水之阳,谓之洛阳。十三朝古都,一百零四位帝王,在这片丰饶的沃土上叱咤、博弈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人类千年典籍,交付洛阳永恒收藏洛阳厚重而灿烂的文化符号,便成为华夏民族衍生摇篮。

去洛阳,当然要去看洛阳古城。从丽景门自西往东,直到钟鼓楼,这是有讲究的。一曰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二曰西为木,东为土,土生黄金,华夏民族信奉五行运势。

初秋的午后,阳光依然热情,极具洛阳人淳朴好客的性情。丽景门就在眼前,举首仰望,壮丽高耸的城门上空,拂来一缕远古岁月的清风,蓝天上飘浮几朵飞龙形状的祥云,不知是哪朝哪代早已挂在上面了。

丽景门最早始建于隋代,洛阳古城的西大门是老城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城垣高厚,气势宏阔,享“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之美誉,现为洛阳市新八大景之一。

丽景门外西北侧不足百米的地方,是著名的九龙鼎。九龙鼎的存在与展示,见证着洛阳历史的悠久。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司母戊鼎则是青铜时代权利的象征。

拥有权力,便拥有天下。争霸的威猛萧杀,远去的鼓角争鸣,消散在历史的尘埃里。曾经一言九鼎的帝王们,谁也不会想到,权力真正的拥有者永远属于华夏苍生、天下民众。

穿越魏晋的沧桑古道,牵着隋唐粗粝的老手,踏着宋元的风尘走来,到处跳动着洛阳古城历史文化的音符,随手可以抓一把岁月的书笺,阅尽千年帝都的兴衰枯荣。

丽景门城楼上,是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的地方,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望是心中的祈祷,未必就天随人愿,政治与经济乃至精神的坍塌与颓败,终归成为不断更替的轮回,把繁华与落寞变为泛黄的历史。

登临丽景门城楼,俯瞰老街城,商铺林立,一家家酒楼茶馆的旗幌弹奏着古老的清音,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小四合院相互勾连铺展开一幅恍若隔世的画卷,油然想起欧阳修“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的诗句,让人浸染在东方神韵里宿

最具魅力和内涵的去处,要数城楼上“河洛文化长廊”和“帝王史馆”。河洛文化是中化民族文化母体走入长廊,如同掉进了浩繁的书海里,目不暇接。这里记载着众多的河洛历史名人的卓著功勋,要么为民族复兴披肝沥胆,要么为社会进步竭才尽智,个个功德千秋。帝王史馆陈列了在洛阳建都的历代皇帝史料,过多展示了诸多帝王的雄才大略、宏图霸业,而忽略了他们暴征横敛、奢华无度历史的烟云早已被塞外的烈风和黄河的巨浪淹没,能在洛阳古城的一隅,寻到他们的身影,已经是完美的历史再现,亦是洛阳的尊重与包容了。

气势恢宏的瓮城,是一座与城墙连为一体的建筑,呈瓮形状,好进难出的构造,瞬间就找到“请君入瓮”这个成语的源地独具匠心,攻防兼备这便是古人的谋略和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古道长亭外,寥廓旷野的清风拂来,微微掀动着沉睡的竹简,慢条斯理地吹开历史的页脚。

洛阳古代称为“天中”,十三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称王称帝者达百人余,从地理学的角度看,是真正意义上的九州腹地。洛阳周边河流交织,水域丰沛,因而这片土地丰腴富饶,充满灵性和诗意。古代诸多王朝选择在此定都,想来也是富有安居乐业眼光的。

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老城从古至今,有街无路,所有通道都冠以街、巷、胡同之称,始终不见“道”“路”的标识据史料载,老城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古代的“九”为最,这里的“九”指城中繁华的车马大,老城街巷和胡同,确实不少

步入最具洛阳文化符号之一的“西门口井胡同”探访古民居,古朴质感的记忆迎面而来,洇染在时光深处,撷一束人文风情,家长里短的絮叨萦绕耳际,锅里碗里飘溢的味道,凝结成老胡同的文化元素。

在巷子深处,仿佛看到文人雅士的身影,那是在日思夜读,奋笔疾书,于是洋洋洒洒的历史文献便从烛光灯影下収笔,装订成册,留下丰富的史学记载,供后人研修

撩开岁月的轻纱,看见了隐藏的日常光景,有纷繁多彩的日子,莺歌燕舞的时光,同时也夹杂着平民怨气声声息,流布老街胡同满街头巷尾,时光并不在意,转眼间已经被这些日常琐碎敲击的支离破碎,迎来的依然是一轮蓬勃的朝阳和一个又一个鲜活沸腾的日子

古街上民居院落,传统店铺,古树古木,文物古迹,遗存遗址,河道桥梁,无不在讲述着一个个遥远而古老的传奇故事

周武王稳固江山后,洛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逐渐成为大都“四方入贡,道里均”。历经战火的毁灭和重生一次次推进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洛阳老城十字街,是最具人气的千年老街,更有人间烟火气。

十字街在古代就是商家汇聚地。它承载了这座城市的所有记忆,见证了每瞬间的荣耀与落寞。从清晨到日暮,这里总是人流涌动,不断升腾的烟火、沿街叫卖的小贩、错落林立的商铺和各种美食味道,如一个个独特的音节,组成老街独有的动感节奏,你来与不来它就在那儿,一直轻吟浅唱,一唱就是年。

伫立古城老街,晨钟暮鼓的悠悠余音,依然在老街的每个角落回旋环绕。

华夏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一代一代地彷徨、抗争,勤劳善良,智慧勇敢,祈望生活的安然祥和,家国的康乐太平。抚今追昔,正是那秦砖汉瓦上的汗渍和黄河翻浪上的呐喊,才实了江山社稷的稳固,历朝历代工商科技的前行步伐,奠定了大国宏业的基石。历史如船,行过暗礁险滩,终于走成如今的矫健方阵,屹立于世界之林。

老城是当代洛阳城的根,一城巷陌一城人,一城往事如烟云。往事远逝,锦华遍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