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南浔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世界游景美食 |
据百度百科之“南浔镇”词条所言,其镇建始于南宋淳佑季年(1252年)。则该镇自始建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历史上,今南浔镇管辖区域屡有变更,其归属行政区域亦变化频多。
有人云,南浔而称“古镇”,虽因其历史,亦因其明清建筑之遗存。百度百科之“南浔镇”、“南浔古镇”两词条竭力美誉南浔镇,有“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江南六大古镇”等溢美之词。
余同学群中,有人谓南浔镇值得一游,颇多赞誉,令人神往。
天赐我便。今夏,余乘便做一日游,一睹南浔丰采。
南浔古镇景区的介绍说,其地曾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等巨商豪贾。它们建造了许多集“大气、洋气、财气、文气”于一体的豪宅大院、私家园林,有众多中西合璧的建筑。
私下想来,南浔必多明、清时民居建筑,或者名门豪宅。但余游玩之余,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叹。
所谓“南浔古镇”景区,以南北走向的南市河为主脉,经过东西流向的頔塘横断、转折,由百间楼河接续主脉。故整个景区近似为南北长、东西短的“S”形,且北面区域较大。
景区之景点相对稀少,分布却是广而散。
以此之故,古镇景区分两个片域。西南片域包括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小莲庄、嘉业堂、文园等景点;东北片域有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两个主要景点。景区西南片域的景点较多,又可划分为两块,最西南的小莲庄景区和南市河景区。
余由景区正门进入。未进之前,余先观南浔古镇景区牌楼(图5),而后进入正门(图6)
此刘镛非彼刘墉也。
据说,因刘镛仰慕元代画家赵孟钏ㄖ州莲花庄,故此在其私家园林辟出小莲庄。后经刘家祖孙三代苦诣经营,数十年而后终具规模。如此,则小莲庄实为附庸风雅之作。然余由刘镛之出生、发迹以及园林景色看,此说谬矣。小莲庄之园林景象乏善可陈,虽有莲花,因占地局促,并无“接天莲子”之无穷碧色,固非花期已过,不见“映日荷花别样红”之过。唯其莲池边碑刻长廊,可为一观。余外尚可一提的是其欧式风格的“小莲庄”牌坊(图8)。
南市河景区分布在小河两岸。
图12
图13
一路向北,跨越頔塘后,转折向东,可到张静江旧居、百间楼、宜园等景点。
因时间缘故,我未到百间楼、宜园,只到张静江旧居一游。
张静江之父为张宝善,张颂贤之次子。张静江之伯父、堂兄张石铭之父张宝庆先去世,而后,张静江之祖父张颂贤去世。张颂贤死后11年,即1903年,张石铭与其叔父张宝善分家而居。
张静江旧居称尊德堂,除陈列有孙中山等人的题词、赠画等文物外,余皆了了,故此未曾拍照。
由张静江旧居返回,在通津桥处再度跨越頔塘,沿南市河东岸向南,途经广惠宫。此处为道观,余没有兴趣观赏,只拍了正门照(图16),即向刘氏梯号景点而去。
纵观南浔,其风情之韵无多。虽有景色,然发掘不够深入。
余以为,旅游景点应与文化相结合,并且应以文化为主线。
南浔古镇有文化底蕴。
古镇景点应在深入探索南浔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展开旅游事业。南浔古镇应更加深入研究自身的近代史、商业文化、建筑特色等各个方面,如“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等巨商豪贾的发家史、以张静江为首的民国时期江浙财团、湖州的丝绸商业、湖笔文化、江浙财团与国民党的关系等。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