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2020-08-21 09:39:46)
标签:

转载

分类: 世界游景美食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文、图/江边鸟

从赣州市的章江北大道上了公交车,到了西津路的郁孤台下车,惠子带我们几个同学今天去游郁孤台。

站在西津路,北侧是贺兰山,郁孤台公园就在贺兰山上;街对面是福音堂教堂,那是典型的欧式建筑,肃穆而庄重。

在西津路北,有个广东会馆,岭南建筑风格,门栏全青石构造,周边山墙圆拱起伏全砌青砖,封火墙栋到顶,墙顶装饰琉璃陶脊,屋面为琉璃瓦盖面。构件多采用抛光的雕花青石,描金瓦樑金漆木雕,十分雅致,别具一格,令人惊叹

阳明书院紧挨着广东会馆,这是集藏书售书、学术研讨、国学传授、阳明生平介绍、古琴教育、古玩鉴赏、书画作品和文房用品展示推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沿着田螺岭小巷往北走巷道两端地势低,成斜坡状这里明清时曾设赣州邮舍,是古代传递官府文书的人或马匹住宿、休息、办公之所,是城市里的驿站。这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小巷,赣派的建筑,许多的民居都保留着江南宋城的古韵走在鹅卵石铺成的田螺岭古巷间似乎在感受一场历史的穿越。现在这里是民居这里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讲习所。

这里有个郁孤台的侧门,门前是很高的几十级台阶,有两丛鲜艳的三角梅。这条古朴的巷道自唐以来那么多年,真不知留下了多少墨客骚人、名人雅士、高官名将的足迹。古人很会造势,本来不高的土坡,生造得有陡峭之感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沿着田螺岭巷道绕贺兰山一圈,东面是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有几十栋修缮和新建的仿古建筑四贤坊军门楼仿古老皇街这里定位为古旧民宅商业旅游

沿着贺兰山转了一圈,来到了郁孤台公园的前门。

登上郁孤台要爬百多级的台阶,台阶两侧是苍翠的松柏。这里风情坦荡,雄瞻四方,台阶把古老的郁孤台与现代浪漫的城市街巷连接,翠草、绿树、鲜花簇拥着山岭、古台,营造出一种时代的大美。

在一个台阶的平台上,矗立着一尊辛弃疾的铜像。只见那辛弃疾表情凝重,目视远方,左手持剑,右手摁在剑把上,几欲拔剑而出。南宋淳熙初年,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曾留有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从此名扬海内。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绕过辛弃疾铜像,往上走来到了郁孤台景区的正门,这是一个牌楼式的大门,高约三米,门楣上一个木匾上书“望阙”二字,左右各有一块黑色木匾,组成了一副对联,“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正门与围墙连成一,墙体下半部分涂了鲜艳的红色。
  进入大门,是碎石铺成的小路一小片竹林,左一个水池,中间还有对称的铁树和植物盆栽一丛小草,一盆小花,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层次分明、清新淡雅、自然和谐的图画。

贺兰山郁孤台,因山上树木葱郁,山势、亭台临江孤立而得名;这里曾“望阙”。郁孤台始建于唐朝,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了,主体为三层,楼高17米仿木钢筋混凝土结构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仰望着那魁伟的郁孤台,三重屋檐,檐角飞翘,绿瓦红柱。二层楼上有黑匾上书写着《郁孤台》三字。  
  郁孤台建在半米多高的台基之上,大门用四根红漆圆木支撑,每根圆木对应着一块黑匾,上面写诗句。圆之上,有各种颜色的雕花、彩绘,有红绿相间的彩带,还有黄色的双龙戏珠,红色的花朵形式多样,色彩丰富。
  进入郁孤台的第一层在二十余根红漆圆木所围出空间形成的大殿正面墙上,挂着的是江泽民亲手所书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下方有一张黑色朱漆方台,左右都是字画。墙上镶有红绿相间的木质板块,古朴淡雅。大殿整体气势宏伟,色彩鲜明,古色古香,到处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儒雅气息。[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转载]赣州郁孤台游记(赣州游之八)

  从一楼大殿右边向里走,左右各有一扇小门。经过右边的小门,就来到了一个小房间,这是上第二层的楼梯转角处。小房间左侧面的墙壁上摆挂着幅相片,是郁孤台在不同时期不同景象下的相片如果细细品味,会别有一番风味。
  登上第二层,四周有木质门窗窗户是由木头雕刻成的矩形图案,外侧加装了一层玻璃,起到了保护的作用。绕过木门,看见幅书法黑木漆金字体,也有墨水纸张书写而成。郁孤台是赣州的一个著名景点,黄庭坚、苏东坡、文天祥、汤显祖等都在游览郁孤台后留有诗作。环游二层,远处鸟语花香,近处绿树成荫,高大的树木把整个二层都遮挡得严严实实,赣州城区在枝叶缝里若隐若现。
  第三层结构也呈方形,四周的门窗同样是矩形和流线型的花纹,有四根方柱和十二根圆木支撑着屋顶。屋檐的四角挂有铃铛,风一吹,铃铛作响,甚是悦耳。屋檐上还雕花彩绘了许多图案,红色的蝙蝠在黄绿色的云中飞行,绿色的龙在绿色的云中翻滚穿行,蕴意深刻,动感十足。
  站在,视野更加开阔。北方为龟角尾,西面为人行桥和西河大桥,赣州老城区为南,军门楼和赣州新建古建筑群为东。郁孤台,它不但见证了赣南大地的风雨沧桑,更见证了赣州现代的振兴发展。登楼远眺,赣大地秀美景色尽收眼底,赣南人民的幸福生活一览无余。

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