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用中医方法慢慢治好父亲的中风偏瘫(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

(2020-03-09 06:05:28)
标签:

转载

分类: 从头到脚谈医
我用中医方法慢慢治好父亲的中风偏瘫

声明:本人不是医生也不是卖药的,只是想以我的亲身经历帮到更多中风偏瘫的人。

2019820日,这天对我来说既是喜庆又是灾难的一天,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喜庆的是,女儿考上广西一所重点大学,按老家风俗,必须要回老家拜祭祖宗,顺便办宴席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祝、分享小孩金榜题名的喜悦。于是我们一家人早就买好回老家的高铁票,于当天中午12点坐上回广西梧州的高铁。

高铁刚开几分钟,突然接到妹夫的电话,说父亲早上头晕、胸闷,有点不舒服,要去医院看一下。我当时没有多想,以为是一般的小疾病。加上高铁上信号不好,通话断断续续,就没有详细问病情细节,只是交代妹夫带去乡镇医院看看就好了。

虽然父亲已经81岁了,平时身体硬朗,没有什么重大疾病。自03年就与母亲一起来广州跟随我生活了15年。在城市居住时间久了就想回老家,这是老人家的心愿,也是我们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

2018年底,父亲就与母亲回到老家居住,说城市各类食品不好吃,没有家乡的原生态种植的好。作为儿女的我们,只能顺从老人家的心愿。母亲也78岁高龄了,双亲虽年迈,但生活完全能自理,想到老家还有两个妹妹嫁在不远的其他村庄,平时也可以顺便照顾,也没有特别不放心的地方。可是父亲病发后,我特别后悔,当时就不应该让他回老家,如果继续在广州生活,也许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毕竟农村的医疗条件与城市是无法比的。当然这世间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如果与假设。

父亲病发时,妹夫也没有病情的判断经验,毕竟他也不是医生,也没想到是中风。与我通电话时怕我过分担忧,就没有详细说父亲的病情严重性。其实当时父亲已经说话不大清楚、左手、左脚不能动了。如果在电话中把实情告诉我,我会教他怎么应急救治、处理,就什么事情就没有了。因为很多中风病例事前是没有什么明显的预兆的,但突然发生语言不清、手脚麻木不能动就百分百是中风了。这个时候只要马上给其两个耳垂、手指头用针刺破放血,病情马上就缓解了,在病发后3个小时内再服一颗安宫牛黄丸,如果不是流鼻血的话,这两个措施救急根本就不用去医院了。根据人的生理,年龄大了血管的血液多少都会有粘稠,严重会导致血管堵塞、脑梗死,压迫脑神经导致昏迷、不能说话、手脚不能动等情况,这就是我们经常遇见的因高血液、高血脂导致中风、脑梗塞、四肢瘫痪等症状的病因。

下高铁后,当时妹夫已经用车将父亲紧急送到梧州某三甲医院,我与老婆、小孩只好径直赶往医院。到达医院,看到妹夫与母亲用医院的推车扶着父亲在等候检查。当时已经是父亲病发6个小时后了。父亲当时的状态是语言清晰,思维与平时没有什么区别,能与我们交流、说话,就是头晕、胸闷,左手、左脚不能动。我第一反应是脑梗塞中风偏瘫了。但可以判断他血管没有爆裂,脑梗塞压迫脑神经不是特别严重。因为语言清晰,只是手脚麻木不能动了。

只要进了医院,就得按医院西医的治疗流程,该检查的检查、不该检查的一样要你检查,反正名目很多。特别是个别医生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的良莠不齐,还存在故意把病情描述得更严重。

总之,我父亲在医院治疗的7天时间里,同样遇到平常在医院治病经常遇到的各类问题,尤其是医患关系的痛心、痛苦、不理解、难于理解等纠结。很多事情没有在亲身经历与发生时,就没有切身的感受。通过父亲这次中风住院,我不想对这家医院、个别医生做任何评价。反正令我特别的愤怒、无奈,难于理解。

出院时候,主治医生对我说,你父亲脑梗塞三分之二了,这个年纪,是很难治愈了,长期瘫痪卧床的心理准备你必须要有。对于医生的武断言论,我没有过多跟他辩论,内心想,我就不服,我要把父亲接回广州,我自己亲自用中药来调理,一定要让他站起来。

还好,住院7天,总费用一共九千多,其中各类检查、化验费用就去了三千六百多。住院床位、护理费用一千多,真正的药费才四千来块。除了农保报销外,自己出四千多块。

写到这,很多网友会问,你不是懂点中医吗?怎么还将父亲留在医院治疗了七天?这个是很多人没有对脑梗死(塞)病情及住院留医情况不了解的。因为这类病会随时有其他并发症,因为个人体质状况等诸多复杂原因,在病情没有稳定的情况下是随时会发生意外的。加上医院没有住满七天是不会让你出院的。在此就不详细说了。

说实话,我祖上五代中医,可惜的是,就是到了我父亲这辈就没有人学医了。但是一家人依然对中医有很浓厚的兴趣,也懂一点病理辩证及中草药的运用。

将父亲接回广州后,我用中草药、以及一些进口的辅助药物为其调理、治疗,加上平时让他多锻炼。从病发后至今刚好六个月。父亲现在基本能行走了,左手也能正常活动了,就是走路多了容易劳累,需要有手扶车、拐杖协助,还在恢复期。

只要得了中风偏瘫这个疾病,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痛苦、折磨人的事情。特别是长时间卧床,屎尿都在床上,需要专人24小时守在身边护理。个中折腾的辛苦与滋味没有经历过都是难以体会。

一、父亲出院后,寻找治疗办法

父亲在老家医院出院后,身边有从事医疗行业的朋友给出很多意见,建议我送到广州大型点的中医康复科去治疗、锻炼,说效果可能会更好,康复会更快些。后来到医院去咨询,医生告诉我大概需要半年至一年时间康复治疗,以我父亲的病情、年纪,不敢说一定完全好起来,即使有所好转也会有后遗症。

经过多方咨询,找了多个做医生的朋友。他们的意见也是在医院治疗肯定全面、周到、科学些,毕竟是大医院,你自己在家怎么治疗,也存在风险,弄不好第二次中风与其它病并发症怎么办?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

说实话,看到父亲每天趟在床上,备受病痛的折磨,作为儿女的内心也十分的难受,只要有什么好方法能迅速治他的病,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去努力,我想这是天下儿女的心愿。

但是在现实经济条件环境下,我犹豫了,因为在好一点康复科治疗,一天的费用最少都要五六百,贵点的上千,如果一两个月能治疗好还可以勉强支撑,如果需要半年以上那是不堪重负。本来经济收入不高,还有两个小孩在读书需要开支,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果送去医院,还得每天在医院陪护,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更没有经济来源来支撑。我一时感觉到自己好无能、好无用,真是愧对父亲。那几天我几乎没有睡过,想到这个问题就痛心。而两个妹妹家庭也困难也帮不上什么。

在我百思无策的情况下,细心的母亲看出我的难处。就说,你平时不是懂点中医吗,弄点中草药什么的,我们在家自己找点土方慢慢治疗吧!

有了母亲的支持,我就下定决心,自己琢磨、尝试,研究怎么样给父亲治疗。

于是我参阅了大量有关中风偏瘫的书籍及病理案例,根据父亲的病情情况列出一个治疗方案。

看医书,有一段话: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经。出自《妇人良方》,论述:贼风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作痛。经云汗出偏枯,如树木一枝,津液不到则枯槁,被风所害。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是也。

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请教了医生朋友,他说没有错,“血”是这个病的根源,要治好中风偏瘫,就首先是把血液疏通,然后是增强筋络活力,多锻炼。因为脑梗塞的原因就是脑动脉硬化造成的,脑血管有硬化斑块的形成,所以造成阻塞。建议我先按中医“补阳还五汤”药方加减服药治疗,连续服两个星期再看效果。

当时父亲的症状情况是:

1、头脑清醒,语言表达流畅,没有口歪、迟钝、流口水现象;

2、大便秘结,四、五天不排便,小便黄赤;

3、脾气燥,容易发火,睡眠不好,容易惊醒;

4、舌苔呈黄而厚,有斑点;

5、血压145

6、左手、左脚没有知觉,动弹不得。

7、胃口还可以,每餐能吃一碗半;

8、元气充足,声音嘹亮。

9、痰多。无咳嗽、无感冒。

补阳还五汤介绍:

补阳还五汤,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等属气虚血瘀者。

组成部分:

黄芪()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g

加减:

本方生黄芪用量独重,但开始可先用小量(一般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原方活血祛瘀药用量较轻,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大。若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等以化痰开窍;口眼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1、根据方剂的加减,我按上方进行了加减,先在药房捡了7天的药,即每天服一剂,煎熬时水放多些,分早、中、晚三餐服。

配方如下:

黄芪()60g,当归尾10g,赤芍10g,地龙1条,水蛭10g、牛膝10g、杜仲10g、石菖蒲8g、郁金8g、远志8g、川芎5g、红花5g、桃仁各5g、大黄5g

此药方在药房捡每90多块,为节约费用,我先捡了5天,也就是5。后来在网上购买药材,按比例配,每付约40块左右。

2、土方理疗:

每次用生姜半斤,杜仲、牛膝各20g煮水60度,泡洗没有知觉的左手左脚半个小时,一天三次;作用是舒筋活络,活血化瘀。

3、按摩:每天5-6次给按摩左手左脚,预防肌肉萎缩,增加筋络活力。

以上三种方法治疗连续7天后(当时停掉所有的西药服用),父亲病情稍微有点好转,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可能主要是年纪太大了,毕竟80岁了。有所缓解的表现是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脾气没有那么暴躁了,胃口好点,饭量增加了;

2、瘫痪的左手左脚有点知觉,用力捏知道疼,但还是不能活动。

3、痰少了点,依然便秘(可能是主要卧床时间长是没有活动)。

二、护理、照顾偏瘫病人要耐心也要细心

按照“补阳还五汤”给父亲服了两个疗程后(15天),又增长了很多知识与教训。发现去药房捡的药跟自行购买的药效果有很大的差别。服完在药房捡的剂药后,没有口苦口干;服了自己购买的药吃到第三剂就有点热气了,出现口苦口干,瘫痪的左脚有点浮肿。我在想是不是连续、累积服用中药的效果呢,还是一样的药不同地方购买效果不一样。

为了印证下我的判断,又去药房捡了一副回来,分别用两个壶煎,一个煎药房买的,一个煎自己配的。后发现,药房的比较淡,自己配的比较浓。这说明药房的药成分不足,自己配的成分足些。问药店朋友,说药房都是一般的药,因为他要租金,要人工,成本高;自己配的品质好成本低。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口干舌苦,脚浮肿因为自配的药药效猛烈些,加上“补阳还五汤”本身是滋补药,长时间服用,会肝火盛。

鉴于此,我给父亲停服了四天“补阳还五汤”,但土方泡脚、按摩理疗继续。为了缓解口干舌苦、脚浮肿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有限的知识,自己配了一个方如下:

葛根50g,银花30g,石斛20g,龙胆草15g,甘草5g.

注:葛根生津止渴,解肌退热;银花清热解毒,石斛养阴清热,生津利咽,消炎退肿;龙胆草热燥湿,泻肝胆火;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服三剂(天)后,口干舌苦得到了缓解,偏瘫的左脚也不浮肿了。虽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偏瘫的左手左脚只是有知觉,依然还不能活动。

二十来天了,服药多了,父亲开始有抵抗了,不愿意喝中药汤,说很苦,有时喝了一半就不喝了,问有没有不用喝中药汤的如药丸、胶囊、药片什么的,方便又不苦。我哄父亲,外面没有专门针对你的病的药丸药片卖的,即使有,也没有中药配方效果好。接下来就是停一两天,又服一天“补阳还五汤”。慢慢开导他,有时候连哄带骗,说喝了一剂明天就可以走路了,就不用卧床了,就可以逛街了。

说实话,服侍、护理偏瘫病人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也要细心。每天除了定时量体温、血压外,泡脚、按摩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还得认真做好笔记,将父亲每天的反应、不舒服的感觉全部记录下来,只要有点反常或者有哪里明显与前一天不舒服的地方就要用笔记记录下来,然后翻查资料、医书,寻找解决办法。

这个阶段,父亲的症状如下:

1、脾气没有之前暴躁,手脚有知觉;

2、大便3天左右一次,夜尿增多;

3、口干舌苦,脚有浮肿;

4、能自己坐起来,就是瘫痪的手脚不能动;

5、胃口比较好,体温正常,血压保持在140.

得到改善缓解的情况:

1、口干舌苦、脚浮肿用过自己配方得到缓解;

2、能自己坐起来,说明腰杆逐步有力了,是“补阳还五汤”的功劳;

3、瘫痪的手脚知觉比之前好,是泡脚、按摩舒筋活络的效果体现。

三、偶遇同事与朋友,调整父亲治疗方式

经历了一个半月,给父亲治疗方式还是以中医“补阳还五汤”药方加减为主,理疗并行,饮食调节为辅(饮食方面以素食清淡为主,比如多煮点黄豆,红薯、淮山、木耳,芹菜,荤菜不吃猪肉,以鱼为主)。病情有所好转,偏瘫手脚逐步能活动了,也算是有了效果作用,但还是不能行走。或许是年纪太大的缘故,恢复比较缓慢,毕竟身体机能与年轻人不能比。与此同时,小孩同学的奶奶也得了同样的病,她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一月余就能行走了。所以各人体质、病情轻重有差异,康复效果进度就会不一样。

经与小孩同学交流、分析,她奶奶服用“补阳还五汤”药方不会出现口干舌苦的现象(也就是说不会有热气),据我分析,中医治疗、调理讲究的是阴阳平衡,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情况加以调整,才使效果更明显。毕竟“补阳还五汤”是以“补阳”为主,而男女体质有别,女性能受补,而我父亲应属于“热风”类,越补就越受不了。后来我又调整了药方分量如下:

黄芪3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地龙5克,川芎5克,红花3克,桃仁10克,桂枝3克,白术10克,生地15克。

此方是“补阳还五汤”的加减,服用了10天左右,口干舌苦的燥热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但父亲晚间喝水比较多,中途我又重复让他服第二节说到的调理口干舌苦的小方:葛根50g,银花30g,石斛20g,龙胆草15g,甘草5g.

这两个药方轮流服,主要是根据病情情况调节。之前介绍的理疗方式泡洗、按摩依然不变。经历了半月余,疗效有了很大的改变。瘫痪的左手开始能拉伸了,慢慢地开始能抓东西,可以用勺子吃饭了,就是左脚还不能伸拉。

在这两个月来,因为做饭、更衣换洗等都是母亲操劳,时间长了她老人家也开始吃不消了,慢慢地也开始烦躁,只好自己全天呆在家协助母亲护理一段时间。

偶然一次上街,碰见前同事,说起我父亲的病情,她说她有办法让我父亲

快速康复,我半信半疑,毕竟她也不是医生,只是财务出身,经了解,原来她在做精油直销。一番交流,鼓吹她代理的某精油治好很多瘫痪的人,说现在卖得很火爆,列举了很多案例等等。后来硬是送了两瓶,说给我父亲喷涂瘫痪的左手左脚试试,如果效果好让我做代理。

对于复方精油的认识与使用,我并不陌生,自己也会调用,其原理跟我用生姜水给父亲泡手脚是一样的,目的也是疏通经络,行血化瘀。但我这个人性格使然,从来不喜欢别人强烈推销,即使效果很好,我也会反感。

既然她吹得那么神奇,我也不妨试试。回家后,给父亲喷涂了两次,每次都辣痛的父亲冒汗,呱呱的叫,无法承受。我分析,这个精油配方肯定不合理,热辣剧烈肯定是辣椒油配额浓度成分太高了。一瓶还没有用完,我就扔了,尽管她说很贵。

经历了这个小插曲,我也开始思考。要不我自己去配一个复方精油,可以代替每天煮姜水的麻烦。其实如果配方合理,其效果应该还是可以的,至少在使用、理疗上就省略了很多麻烦事。

就特地去了广州的美博城,购买精油原油,自己调配,配方如下:

姜油50克,杜仲油30克,红花油30克,川芎油20克,伸筋草油20克。

将上述五个精油原油一起装进一个瓶内,拧紧瓶盖抖摇几下,让其均匀,静放半个小时后就可以使用了。

因为这个是原油,没有经过任何稀液,所以成本比较贵,但绝对不是市面上一些复方精油那么稀淡,几乎没有油状。因为是自己使用我没有添加如冰片之类的。

有了自己的调配的复方精油后,除了服用中药,就不再煮姜水泡脚了,按摩的次数也少了,直接用精油涂手脚代替,一样起着发热、通络、疏筋、行血、化瘀、镇痛的作用。开始几天使用,父亲感觉很好,但使用久了也有点受不了,皮肤很痒,有燥热感。

一次去深圳,朋友给我建议介绍,说他75岁的伯父也是中风偏瘫一年了,服用中药也很久,还配合针灸、按摩,虽然有效果,但康复比较慢,开始也走不了路。后来他经理去日本,帮忙带了日本配方药回来,使用两个月,就能下地走路了。建议我也不妨试试。

对我父亲来说,服中药怕苦,针灸怕痛。在老家医院做针灸时候,差点跟针灸师扛起来,每次针灸要几个人摁住,也是呱呱叫。其实这类病,服药,针灸,按摩三结合康复效果、速度最快的。但是父亲不配合,脾气又大,中药服用时间长了,经常不愿意喝,如果不盯住他,他随时都有可能在你不注意时候把药汤倒掉。

如果不用服中药,能找到替代的药物就更好了。不是说中药效果不好,就是治疗时间长了,病人有抵抗情绪。根据朋友的建议,我也托他买了两个疗程的药回来。服用、使用10来天,父亲的脚开始可以伸拉,慢慢的可以站起来了。我就觉得很奇怪,究竟是我父亲长时间服用中药的效果还是服了朋友带的药的效果,都不好判断,反正是效果好像比之前很明显了,毕竟能站立了。

朋友帮忙买的这两个药,一个是地龙素胶囊,很贵,一瓶60粒,600块,一天服两粒(早晚一粒),我看说明只是日本的研发配方,就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生产就不知道了,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蚯蚓(地龙)提炼的出来的药粉装进食用胶囊而已,这不就还是中医的范畴与方式嘛,经过日本鬼子加工就那么贵;另一个是药油,叫日本古汉方特效通络镇痛油,也要160块一瓶,才30毫升,包装就精致些,跟市面上卖的精油相似,没有任何批号与生产地址的。问朋友究竟是是什么地方产的,他说只要有效果,你考究那么多干嘛?我想也有道理。

既然父亲不愿意服中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服这个胶囊,用这个药油调理,其他药就全停了,省略了很多麻烦,就是成本有点贵。

看到父亲每天有扶着可以走路了,即使花费多点心里也释然。

困在家3个多月,如今能走路了,对父亲,还是我们一家人来说都是件特别高兴的事情。看着母亲每天扶着父亲出去逛街,真的是无比的开心,这几个月来所有的压抑、焦虑、纠结、痛苦渐渐消散。

临近年底了,我们夫妻也比较忙,平时就由母亲一个人在家打理。以为父亲既然康复能走了,能活动了,就放心了。谁知道有一天他一个人推着助步车逛街,走的时间长了,脚就没有力气,重重的摔了一跤。跌得皮青脸肿,眼角破、腰痛、手脚肿,又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哎!世事难预料,父亲刚好点,又再次遭受磨难,接着又给其治疗摔伤半月余。。。

(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