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万万想不到,魔镜可以这样鬼

标签:
娱乐电影魔镜 |

《魔镜》:万万想不到,魔镜可以这样鬼
中岛
说起镜子,中国民间确实有一种说法,床不能对着镜子,深夜女人不能对着镜子梳头,最好不照镜子,这样容易招来鬼。不管这些说法与那些阴森森的传说都是不是真的,女人不能夜间用镜子这一民俗说法,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亚洲对镜子的某些民俗上的认同,却是那么的相似。镜子让鬼文化生生多出来这么精彩的故事。
正是源于中、韩、泰的鬼文化与宗教气息,让电影具有了“贴地气”的生活与生命元素,使这样一种鬼文化通过三地编剧、导演的精诚合作得以呈现。
没有看电影之前,万万想不到,魔镜竟然可以与最现代的社交工具微信联系在一起,微信的应用毋庸置疑的成为了全世界人最受欢迎最便利最适合“开放心情”的电子沟通与交流平台。
电影《魔镜》中的女主人公就是这样通过微信交流平台,遭遇了“鬼”,甚至丢掉了年轻的生命,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结局也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尽管这样的报复方式过于恶劣,但是却在告诉人们一个善良的道理,千万别见死不救,况且还是自己酿成的大祸,让他人丢掉了性命,这就更不应该见死不救。
而电影《奶奶》虽然也是那么的惊险、诡异,但是其中具有温暖的色调与朴实的生活元素,却让电影有了内心恐怖后的平和,电影的整个布局,充满了童年与爱的寻找,那是一种成长过程需要的亲情与关注,这也让电影的艺术生命更加的有血有肉,而情节的紧凑也让电影保持了生命的温度与极致的品质,确实值得一看。
第三部《电影》有一种毛骨悚然,有一种后怕的心理状态,这是电影恐怖意境下所体现出的生理反应,毕竟在充满阴森的环境里,那些可能上升到脑海里的“鬼”在不停的翻腾,以至于让自己的神经发生了诡异的现象,但是不能说你内心没有“鬼”,你生活的周围就没有“鬼”。
记得现实生活中那些灵异事件让我们不得不认同“鬼”的存在,即使阳光明媚,但黑天每天都会出现。
电影中对“鬼”的精巧运用,使得空气中都具有了某种魔力,不过,当你认为在用”鬼“骗人的时候,其实,鬼,就在你们中间,这样的回味与后怕是没有任何可以阻挡的恐惧,是击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3D电影《魔镜》,更为突出的是中、韩、泰电影文化的融合,让各自“鬼”文化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又相得益彰。这是三国民俗文化的有机融合,同时也是一次多角文化在风格与形式上的有机结合。
此次《魔镜》电影的联合拍摄,是香港导演彭发、韩国导演金成浩和泰国导演Pakp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