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真爱的血液正穿过我的生命

标签:
情感娱乐电影听说陈意涵 |

《听说》:有真爱的血液正穿过我的生命
一直以来,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看不到真爱真情的出现,所有的都被附加条件所占据着,我们曾经的生命中的热血,也因此发生了“突变”,麻木甚至冷酷,这个时代真的要被物欲覆灭了吗?
刚刚看过一部台湾电影《听说》,却让我慢慢凉木的心有了热度,有了暖意,有了一种感情苏醒的激动。
一直喜欢台湾电影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台湾电影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温暖的情感,交给了细腻的生活,以至于我们的心智、我们想拥有的生命情感被激发了出来,我们的感受被这样的温暖所“启动”。
台湾的电影好就好在生活的真和艺术上的巧。
电影《听说》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生命情怀与真挚的爱在融化着、清爽着我这个有点“郁闷”的夏日。
即使误导产生出的痛苦也能够使观众在他们的“拆解”中越发的进入他们的情感里,为他们“呼”与“喊”。
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温暖,我们健康人都压抑得喘不过气,何况听障人,因此,世界是依靠温暖来支撑,幸福是依靠温暖来灌溉。
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动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影响着观众,值得我亲临电影院感受她,亲近她。
秧秧与小朋的亲情让我感动,因为秧秧可以为了抚养自己听障的亲姐姐而放弃了一切,甚至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爱情,每天用紧密的时间完成几份工作。而小朋在宏大的“奥运”梦想的旗帜下非常努力的实现她以为是妹妹的梦想,这样的相互依偎的生存方式,使凄苦的巨大的爱,呈现出斑斓的彩虹,尽管那些贷款与利息在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电影的艺术性就在于把人性的颠沛融入了温暖,融入了纯净。
而秧秧与天阔的一见钟情却因为双方的误解而产生了戏剧与喜剧色彩的融合效果,这也体现出台湾电影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张力,这也许为电影的空间提供着最可靠的“伏笔”。
无论是我们的表面,还是我们脆弱的内心,或许因为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产生出那种“情缘意会”这也许就是命中注定的“姻缘”,那自然生动的肢体语言也许就是秧秧与天阔“红娘”,没有这段误会也许就没有他们之后的相思与相爱。
为了姐姐,秧秧一直用哑语完成沟通与交流,而为了爱情,天阔也用哑语与秧秧沟通交流,他们之间都误以为对方是聋哑人,这样的巧合的“缘分”难道不是“天缘”吗?
正是这些才使他们的爱情有了新意,有另外一种方式的表达。也正是这样的沟通环境,使他们内心的温暖被逐步放大。
其实,他们都是健全的健康人,这是我看完电影才知道的,正是这样的艺术技巧与温暖的感染力,才让这部电影充满了热血沸腾的感召力,爱情、亲情无不发生着温暖的气息,发生着幸福的滋味。
电影也有我想为此愤怒的人,就是那个对姐妹俩非常重要的父亲,我恨他是因为作为一个父亲,不应该把两个孩子仍下,去西方传道,那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可能要了姐妹俩的性命,像那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作为父亲,就可以这样的不负责任,为了自己的“道”而放弃两个女儿吗?况且姐姐又是听障人。
不过,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场外”父亲的衬托,更能够让同情的“烈火”在电影之外燃烧,这就是电影《听说》的魅力所在,去看看吧,她会让你有一种温暖回归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