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编辑部故事》:“俺是安红”

(2013-04-23 13:28:28)
标签:

娱乐

电视剧

新编辑部故事

陈好

黄海波

《新编辑部故事》:“俺是安红”
《新编辑部故事》:“俺是安红”

 

                                                     中岛

一气儿看了八集电视连续剧《新编辑部故事》,几个小时下来,被电视剧中主人公的表演逗笑得我前仰后合,不是一般精彩,却是实打实的精彩。

第一集就感觉到人来疯陈好的一句“俺是安红”,打开了电视“阅读”的空间。虽然这句话让我突然想起电影《有话好好说》的“安红我爱你!”但瞬间又让电视剧里的另外一种风趣幽默给推淡了。

作为海归安妮(陈好饰),即有西方的文化与生活情调,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生养之地中国山东,一壶小酒和家乡小吃就把她“唤回原形”,她酒后一定称自己“俺是安红”,而酒醒之后就又是标准的海归安妮,人们必须叫她:安妮。特别是成了《人间指南》的市场总监后更是泾渭分明,给自己的两面充满了喜剧色彩标签。

作为20年前电视连续剧《编辑部故事》的“父女”篇,《新编辑部故事》在继承了《编辑部故事》的光荣传统的同时,也把当今的时尚元素加入到了电视剧中,让人在看《新编辑部故事》的同时,还回味无穷的想着《编辑部故事》的故事。其中的戈玲从《人间指南》20年的年轻编辑成为今天主编,一直贯穿里面,人物扮演者还有那个20年前的吕丽萍,她手下的编辑却都是时代的新新人类,摄影记者袁帅(黄海波饰),编辑何澈澈(井柏然饰),娱乐编辑欧小米(焦俊艳饰)让整个编辑部充满了朝气,只不过,当年杂志的刘主编的儿子刘向前(王千源饰)依然有当年刘主编保守、吝啬的影子,使戈玲还感受着过去与现在交替当口。

电视连续剧《新编辑部故事》无论是片尾的主题曲,还是那个纯真年代的戈玲,都保留了过去的痕迹,又新添“光景”,无不让我产生时代共同记忆的震颤。20年前曾经红及大江南北的电视剧《编辑部故事》。时间沧桑,物是人非,不过那时候的纸媒,红红火火,编辑、记者也好让人羡慕。

作为一名有20年记者、编辑经历的我,自然知道纸媒的风光与今天的尴尬。记得我曾经主编社会科学院主管的《现代文明画报》,其遭遇也和电视剧《新编辑部故事》里的杂志《人间指南》一样,面临解散的尴尬局面,虽然最后没能保住这本十几年刊龄的《现代文明画报》,却也让我感受对了纸媒记者、编辑在保卫自己的杂志时的用心与坚持。

《新编辑部故事》:“俺是安红”

电视连续剧《新编辑部故事》就好像是我们所有经历纸媒从业人员不能忘却的集体记忆一样,它成为了我们的追求之痛。

非常庆幸《人间指南》杂志保住了,却让海归、市场总监安妮改造成了《WWW》时尚杂志,但是,人依然是原班人马,而我主编的《现代文明画报》其命运虽然一样,成了《时尚志》,人却完全是另外一帮人马,至今欠我的工资加稿费八万多依然没有要回来。

也许是有过相同的经历,对电视连续剧《新编辑部故事》就特别喜爱。 但是,《新编辑部故事》所体现的价值更是其中贯穿着诸多我们生活中可圈可点的故事,比如对娱乐明星、评委,对各种选秀大赛、电视节目的讽刺,对剩男剩女的另外一种表达等等,电视剧依然保持着《编辑部故事》的多室内情节多,室外故事少的风格,使《新编辑部故事》与《编辑部故事》有一种贯穿感。电视剧另外一大亮点是影视大腕客串云集,给《新编辑部故事》更丰富的情节元素,让观众感觉时时新,日日新。

作为《编辑部故事》的“父女”片的《新编辑部故事》更多还是突出时代特征,但是,李东宝(葛优饰)这样的幽默滑稽角依然保留着,只是过去了李东宝成了今天的袁帅,过去的葛优表演成了今天的黄海波,即使海波不是秃子,但他的表演风格依然可以笑场不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