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周瑟瑟的生命之诗
(2010-09-16 12:24:06)
标签:
诗歌评论诗人诗歌周瑟瑟中岛杂谈 |
解读周瑟瑟的生命之诗
中岛
瑟瑟和我另外的几个朋友伊沙、洪烛、邱华栋一样,都是80年代红透中国大江南北的天才少年作家。瑟瑟的人品也是圈内出了名的。有一次,诗人海啸为诗人伊沙举办了他的新书《无知者无谓》的发布会,三十几人丰盛的晚宴费用让他偷偷给结了,他知道这样帮助朋友可以减少朋友们的经济负担。那时他还在中关村高“薪”企业工作,每月上万元的工资几乎都花在了诗歌和诗歌朋友的身上。朋友中如果遇到难事,只要他知道,他都会尽心尽力。
他的仁厚与热情,不仅获得了众多朋友,更重要的,也成就了他诗歌的厚重与坚实。
今年九月初,我收到了他寄我的《松树下:周瑟瑟编年诗选2008-1985》电子诗集,说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当时,我正忙着全国生态文明记者行“黄河行”的工作,马上动身西下黄河,我只好把《松树下:周瑟瑟编年诗选2008-1985》电子诗集放到我的手提电脑里,一天的采访工作结束后,我就坐在塞外夜幕寂静的宾馆里,读着瑟瑟的诗歌,充满了温暖。
在这21天里,我大部分夜里的时间都放在了阅读瑟瑟的诗歌,从他的2008年,读回了1985年。这是一种诗歌的回顾,也是对过去时代的一种重新体味。
读瑟瑟的诗歌就如同与他充盈思辩的人进行交流,没有劳累感,却有更多的新鲜。
《广成子,神仙生活》
在中国西北的群山里
我要花一个秋天才能找到你遗留的
神仙的生活,我看见飞鸟飞进你的器官
-------
--------
寂寞像前世的遭遇
我早就遗忘。而广成子,他来过
骑着老虎,一脸的祥云飞舞
当生命进入了这样的纯净,还有什么让我们不愉快的事情呢!
时代的复杂与无奈并没有污染到瑟瑟的身上,而他写出的诗歌更充满了清爽之气。
《菜花开》
菜花开在后院,我心中喜悦
菜花悄悄开,我慢慢发觉
我正在变老,变得比少年时老
黄的菜花让我喜悦
白的菜花让我喜悦
紫的菜花让我喜悦
聒噪的虫子卷曲着肉身
它们与我一样内心充满了喜悦
后院的菜花仿佛年幼的少年
有的低着头,有的抬着头
我坐在书房里一天天变老
菜花来到我面前,邀我到后院与它们一起低头
或者抬头
然后小声问我:喜悦吗你不喜悦吗?
我是喜悦的,因为我与你们在一起
2007.8.
在我们为生存奔忙的时候,瑟瑟却鸟语花香般的过着田园生活,这是城市的田园生活,瑟瑟把现代的和过去的田园进行了对接。
《春天怯》
中关村大街显得更加孤寂
我从数码大厦出来,被春风差点吹上了天
远处的望儿山隐若隐现,我远处的亲戚们
在白云间叫我回家。哦,这一年过得好快
穷人打包回家过年,富人忙于结帐
汇丰银行的职业小姐与我打召乎
“老周,你的诗集怎么还不送我呀?”
我满脸羞怯,不能啊不能
诗集如童男之身,我怎能送你?
对不起了北京的春天,我害怕
疲惫的生活正在磨损中年的诗意
走在中关村大道上
我的青春灰飞烟灭,乌有之乡是我的故乡
双安商场不是,自称我亲戚的人其实是前世的仇人
我看见春天与邮差一同来到数码大厦
然后乘电梯下楼,骑着自行车跑了
我也要打包回家过年,像那个消失的邮差
猛蹬自行车,快速混入到双安商场前的穷人堆里
2007.2.10.
在这首诗歌中,我们看到了瑟瑟在现代化的田园中体温自己的乡愁。而这些与他生命中的田园却有所不同。实际上,他在把自己的生命往真正的生活里送。
因此,他也有了存在与现场的悲情,有了生命在呐喊中的回荡,他开始重新理解生命与生存。
《悲 伤》
我呜呜哭泣的祖国
青山开裂,河水倒流
祖先的坟墓也不见了
有人拎着爷爷的白骨逃离家乡
有人背着结发妻子的尸体
他要去火葬场,可是火葬场也倒了
他们要逃离汶川县城
身后跟着家狗,家狗一身尘土
眼里含着泪
它的腿也断了一只
我呜呜哭泣的祖国
废墟下的儿童在喊救命
他一边读书一边就折断了肋骨
救出来的孩子是我的孩子
死了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
他脸上的血擦也擦不干净
他弯曲的身体还没有长大
但现在已经僵硬
我呜呜哭泣的祖国
山上的道士,寺庙里的和尚
也受了惊吓
也抬下了深山
也从倒塌的寺庙里挖出来了
清规戒律也泪流满面
道士也死死抱着幸存的树木
和尚啊我可怜的和尚
为惨死的孩子念起经文
2008.5.汶川地震
读完瑟瑟的这首诗歌,心情复杂而沉重。
从2008年开始,中国大地上的灾难就一直没有断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中国严重水灾难---,而汶川地震,属最惨烈的灾难,让我们暂时还无法从它的阴影中逃出。
我们完全不再像读他的《蚯蚓冷了》这样活鲜的诗歌。
蚯蚓是我生气了的兄长,秋夜里\做针线活的兄长,手打颤\双脚还没穿袜子,孤身一人,没有女人陪伴\蚯蚓啊,我受不了你的孤寂\我从一场秋雨里冲进你居住的草丛\抱着你无骨的身子。腰上的泥土是肉做的\一节又一节,都是泥土贴着我的身体\秋夜小孩啼哭,要与蚯蚓做兄弟\要玩冷月亮。我羞愧地告别蚯蚓\回家找亲人,他们都熟睡,秋风吹起儿子一双赤脚\好像蚯蚓在悄悄呤唱。
瑟瑟的内心,让我们看到了强大与脆弱的对撞,看到了他在两者之间苦苦的挣扎与祈盼。
这让他之后,写下了不少关注生命的诗歌。像《湖南大雪,野兽尽孝》《雪灾之年》汶川地震《悲 伤》《哭亡灵》《灾 难》等。
而这样的悲伤是无法完结的。因此,他想用其它的方法去完成他对生命的祝福。
《在国清寺与允观大师相遇》
家国沐浴清辉,佛教如一轮明月
千年的思想则是佛塔的尖顶
指向国清寺疏朗的苍穹
那是多少年的情形了,诗僧寒山依在墙角熟睡
幼虎关在后院,只有隋梅独自开放
我像个饿饥的信徒,跟随长衫飘飘的僧侣
在国清寺的厨房我请求获得一碗斋饭
白净的豆腐里冒出绿色的波菜
哦太像我此时的心灵,我需要一碗斋饭
虽然我没有资格与僧侣们享受明天的生活
允观大师,我悄悄向您说出过我难以开口的愿望
由于他在悟着世界的内心,悟着世界的生命,因此写了“家国沐浴清辉,佛教如一轮明月”这样的名句。
而像《甘露寺》《道士》《在国清寺与允观大师相遇》《致我的同龄和尚印通大师》《隐士的美学》《寒山子》等这样与禅宗有关的诗歌在他的诗歌里开始出现。
当人类的灾难无法解释也无法解除的时候,人们的心里往往就有这样的念头:用一种世界无法企及的意念来帮助自己完成对世界对人类的祈福。
这种心里,生成了美好的理念,并把内心的苦,漫漫幻化成了禅宗中的心见性状态,使自己获得了另外生存与祈盼的表达。似乎瑟瑟就想通过诗歌来达这样的一种境界。
我们不妨读一读他早期的诗歌作品。在高高的蓝天下歌唱\蓝天越来越近\穷人的女儿,越来越温柔\身后的羊群洁白\正如伴随她多年的爱情\移向温暖的草原深处\平和的心情缓缓展开\三月的风吹动了花草\让我看清了她的美貌《穷人的女儿》
再如疲倦的手脚悬在风中\请允许花朵的开放《害 羞》等这样的青春诗句。这些句子虽然没有这些“禅”,幼稚了许多,但却有了生命诗歌的基础:把月光掀翻\我的脸疼痛\从高空又回到大地,并被我的泪水带走《怒江》
时间把我们的青春一点点的剥离,到最后夺走,仅用了我们瞬间的感动,而我们经过的苦难却要用一生来完成。
正是这样,瑟瑟的诗歌的厚重才得以发扬与展现。也正是这样的记录,才体现出一名具有时代感的诗人,在用他的心来谱写出生命之诗,时代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