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领到了一笔丰厚的出场费
(2010-02-08 14:38:41)
标签:
中华世纪坛中秋节诗歌节诗歌诗人出场费中岛文化 |
分类: 随笔 |
我领到了一笔丰厚的出场费
中岛
2009年9月初,我在深圳出差时,接到诗人严力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他问我中秋节那天是否可以参加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一个活动?我说可以。严力还说,本次活动是由中华世纪坛、歌华文化、天屏天润文化传媒、灵丹传媒共同主办的,他是受组委会的委托,邀请全国各地的30位著名诗人来北京参加“首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歌节”活动。“你是被邀请的其中的一位”。我爽快的接受了严力的邀请。
他让我选择自己创作的,与中秋节有关的诗歌两首,个人简历和个人照片一张,我如数照做了。
2009年中秋节(10月3日)这天,北京格外的晴朗,天蓝的都有点假,奇怪的云彩就像毛笔涂上去的一般,下午近三点,我从家出发,转车到东长安街国贸坐地铁赶往诗歌节的晚会现场,位于西长安街的中华世纪坛。
在车上,我接到了西安诗人伊沙的电话,他兴奋的告诉我,他到京了,已经在诗歌节组委会的办公室。他说,他已经领到了一笔非常丰厚的出场费,伊沙说:“这是中国诗人在国内参加诗歌活动、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而得到的,最丰厚的一笔出场费”。他还告诉我,参会的30名诗人都有出场费。我说,再丰厚能有多少,诗歌本来就是一个“穷人”的“行当”,搞诗会也都是东拼西凑,哪还会有什么“出场费”?诗人伊沙用一种神秘的语调说:“现在不告诉你,等你到了领了就知道了”。
大约在下午四点四十多分钟左右,我到达了诗人入住的梅地亚大酒店。一到诗歌节组委会的办公室,我就看到了多名诗人,诗人严力、安徽的诗人梁小斌、南京的诗人韩东,海南的诗人李少君,北京诗人王家新、北京的诗人蓝蓝和美国诗人梅丹理等等,本次邀请的诗人名单中,有诗人北岛,但由于签证问题没能过港。
我签完到后,就接到了一个信封,我偷偷用手指头扶了一下,感觉里面有东西,我心理想,这就可能是诗人伊沙说的“丰厚的出场费”吧。
我问伊沙在哪里?组委会的人说已经回房间了。于是我上楼去找。当敲开房门,发现天津的诗人徐江也在这里,他们正聊的起劲,徐江边开门还不断回头和伊沙说着什么。这两个人只要见面就聊个不停,总是有各种话题要说。
我一进屋,就匆忙大开信封,抽出里面的钱,我低头数着,只听伊沙说:“不用数了,我告诉你,一千。”我停住了手。
一千元人民币,放在社会里,什么都不是,在众多的出场费中也排不上名次。然而,在中国的诗歌界,却是非常的厚重。它体现了主办方对诗人的尊重,对诗歌的重视。
吃饭的时候,北京诗人侯马也到了。
晚会开始前,我看到有上百名观众,排着长长的队伍在有秩序的入场。
地址:(100062)北京崇文区广渠门内16号环境新闻大厦B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