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不差钱》是对人性的反讽、反批评,是批判现实主
(2009-03-17 13:17:53)
标签:
小品《不差钱》
赵本山
小沈阳
魏明伦
文化
|
|
魏明伦几次对《不差钱》以及人民的艺术大师赵本山进行毫无原则的批评,认为本山大叔的系列小品低俗,“《不差钱》无思想,差道德,是‘文艺摇头丸’”。等等。我不知道魏明伦缘何和本山大叔以及他的伟大小品过不去?
我们回过头来看本山大叔的小品,在本山大叔高超的演义技巧以及充满人性化表达外,我们在他出色的小品中清楚地看到了对人性的反讽和批评。
就拿小品《不差钱》来分析,对人性的反讽、反批评更是彻底到位。从“不差钱”这几个字上,我们就看到了人性虚伪的一面。好面子是中国人最特殊的一种文化现象。因虚伪又构成了说瞎话说假话。因此在小品《不差钱》中就出现给小费,点大餐没有,然后却用自己拿来的食物“上高档饭店”请贵客的场面,主要原因是自己有钱却忘记带了,处于面子,只好“不差钱”了。如果没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的艺术家,是根本达不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人是虚伪的,但为了面子,为了尊严,不愿承认而已。
在小品《不差钱》中,对裙带关系的批评,也落地有声。小品《不差钱》中,始终围绕着“关系”这条主线进行展开。因为要上“星光大道”,就把通过“托关系”,找“路子”做为上“星光大道”的“敲门砖”。因为“星光大道”的“权利”掌握在一个姓毕的人手中,因此,就得找亲戚这个“路子”,甚至追到了祖宗八代。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现象,因此,小品《不差钱》在批判现实主义的戏做的很足。我们看不出来魏明伦所谓的“《不差钱》无思想,差道德,是‘文艺摇头丸’”。
本山大叔的小品,就像卓别林的电影,即给我们观众带来笑声,又给我们人类带来反思,这样不好吗,魏明伦先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