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上厕所为什么用“上”
下厨房却用“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振聋发聩的名言警句,这些是老祖宗们在长时间的日常积累与训练中总结的,简单凝练,而又富有智慧,包含着人生经验。这些名言中蕴含的道理十分深刻,只用了短短几个字就将具体的道理掰碎,详细地讲给后人。
即便在现在看来也是具有非凡道理的,值得人们细细思考。就像上厕所为什么要用“上”字呢?下厨房却要用“下”字,其中自有道理,绝不是古人随口而说,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上厕所要用“上”字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字句有很深的感悟,许多代读书人仔细打磨每个字的意思,争取达到简练而又准确,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特意义,不是轻易改变的。关于上厕所用“上”字,古往今来有许多种说法,每个看起来都很有道理。
最古老的一种说法是古代建筑的布局导致出现“上”厕所。根据传统来说,古人建房子讲究坐北朝南,大门要对着南面,这样的话风水和布局方面都会很好。除了房门和房子的整体方位外,厕所作为房子配套的重要工具,当然也是十分关键的,需要找到一个好位置。
厕所是人们新陈代谢,排出身体毒素的地方,所产生的气味是非常上头的,需要安置在不能让人轻易发觉到的地方。再加上要符合风水布局,所以厕所就要在房屋的东北方,人们如果想要去厕所的话,那么就是要使用“上”这个字了。
而且,上厕所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很晚,历史上人们大多使用出恭,解手等等词语代替上厕所。而古代封建社会中,等级森严,贵族和平民的差距非常大,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足够的钱财和土地建造厕所,他们大多随地解决,贵族们想要解决生理问题时,才会前去茅房。
为了彰显身份,他们就用“上”厕所表达自己尊贵的身份,以显示和平民百姓一样。同时,古代肥料短缺,人的排泄物是重要肥料来源,为了更好地从厕所中提取搬运,也为了不弄脏房子,古代人们就会将厕所修建在房屋背面。
长久以来,也就形成了“上”厕所的习惯,这个词语就流传下来,成为人们的常用语。上厕所的说法由来已久,具体的原因可能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并且渐渐顺口,于是就留存下来,成为了一种规范用语,被后世之人所使用。
二、下厨房要用“下”字
同样的道理,下厨房的“下”字也可以用多种理由来解释。第一个方面是房屋的布局和位置。根据五行说法,厨房中要用火,也就是火属性,处在具体方位的下方,如果想要去厨房的话,当然要用“下”字。而且根据古人的经验,当火灾发生的时候,火苗一般是向上发展,借着风的传播而传播。
这个时候想要逃离火圈的话,肯定要向下走,于是为了安全考虑,下厨房也就应运而生,并且广泛地被人接受,成为固定搭配。在古代建筑中,厨房的位置一般在南面,根据古代说法,正南方向为坤卦对应着五行之中的火,而古代又遵循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南方向的话那就是向下,如果说人们想要去往厨房的话,那么就是朝下走,因此使用了“下厨房”这一说法。
更深一层次的原因还是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封建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具体分工,无论是丫鬟奴婢杂役还是厨娘更或是大户人家主人的小妾,都一样是没有任何身份和地位的!
在古人的眼里,厨师是卑贱的,地位和普通百姓差不多,远远达不到贵族的层面。而古代的话语权又掌握在这些知识分子手中,所以他们就对进入厨房做饭做出了“下”的评价,因此也就成为了我们今天熟知的“下”厨房。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厨房是女人的地盘,正经君子不能踏入,否则就是辱没了名声,那句“君子远庖厨”就是明证。而古代社会的女性地位很低,大多数时候都是男权的附庸,于是进入厨房的这种行为就被定义为卑贱,因此就有了“下”厨房。
在你看来,为何什么上厕所用“上”,下厨房却用“下”呢?欢迎说出你的高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