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学车的时候认识一个姐姐对我说,你现在其实是最快乐的一段时间,自由自在,没有家庭,没有孩子,悠然自得;今天看《周末画报》上采访一位有幸福家庭,有自己喜爱事业的女艺术家回答的“普鲁斯特问卷Proust
Questionnaire”中关于“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她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出了逆向思维的答案:“千万不要回到年轻时,因20多岁时的我并不快乐,对前路一片迷茫;现在的我,却清楚自己踏着的每一步。”——两种不同的答案。
“自由自在”于目前阶段的我真的算不上什么奢侈品,不用一个人想两个人的事情,没有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和爸妈是好朋友的关系,没有供房供车养父母的压力,在北京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里,足够满足我这个平凡女生对精神和物质的几乎全部好奇心。下午游完泳后坐在篮球场边的长椅上让早春的风轻拂头发,让午后的阳光温暖脸庞,看着大男孩们大秀自己的球技,晚上听着放松的Jazz……wow,我真的很幸福!很自由啊!
可是,我的视力下降了吧,为什么眼中的世界总是有些模糊呢?总有种沉在海底,仰头看着斑斓的阳光,却游不到海面;在黑暗的隧道中,心中明白前面有个出口,可是走啊走,还是没见到阳光的感觉。突然想到《千与千寻》中的千寻在那个连接现实和魔幻世界的隧道中的样子。也许过了若干年,真正成熟,经过岁月足够敲打过的自己再转身看看现在心中的这片海,这个隧道时能嫣然一笑,豁然开朗了。
记得蒋雯丽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提到过30岁前对当年迷茫感觉的回首——自己好像总是飘在空中,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现在自由的我还是能理解这种感受吧,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漂泊感,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即使我无法体验那种真正的“大孤独”,但是这种心灵的漂泊感即便走在拥挤的人群中也会扑面而来。这其中除了对未知的难于驾驭和对命运的敬畏外,还掺杂了对自己的价值没有完全得以实现的困惑;对于所谓主流社会或正确存在方式的疏离感的恐惧,缺少成为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完整女人的感受,还没有完全了解自己的真正梦想和优势,没有和另一半共同支撑起一个小家的同甘共苦,甚至觉得眼里的世界只是半个;这种感觉无疑是痛苦的,尤其是当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觉醒时,是非常孤独的。所以也很理解当一个善良的勇士明白必须先无情地杀戮整个村庄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时的痛苦醒悟比一个暴君毁灭整个国家的痛苦要大好几个数量级了。因为,至少知道自己找寻的方向后,虽然身在漂泊但是心灵的漂泊感却会减少。
跑题了,扯远了,自由是最宝贵的!想想自己真是相当自由的,活了这么多年,和人相处还是有强烈距离感,都快成绝缘体了,好惨呀。但,不论男人,女人,一个粘乎乎,甜腻腻的大包袱谁背着都会想吐。靠得太近就有种飞马奔驰被绊倒,优雅旋转被捆绑的难受滋味。两个人的共舞,抑或一个人的独舞,究竟怎样才算精彩呢?恐怕现在的我们谁也给不出答案。
这时耳边传来《闻香识女人》中的经典探戈名曲《只差一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