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感门与窗门窗图片南锣鼓巷什刹海门的文化郑东风尚学社杂谈 |
分类: 随笔散文 |
喜欢门,也喜欢窗。曾经在博客上发过不少有关门与窗的图片,比如在苏州的《偏偏对“门”情有独钟》和北京的《大觉寺·门》。
门与窗的历史渊源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文字记载中,《诗经》早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五蠹》中韩非子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以我理解这巢就是房子,有房子必定有出入口,否则人们即使筑巢栖身躲避群害,但无法外出觅食,又何以长久生存?所以,“门”最早的作用也许是为了生存吧?
中国人对“门”之讲究,相信是让许多西方国家望尘莫及。中国古代,门还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门第”意味“等级”,也就是古代社会对人群的阶层划分。因此,当今我们也称大户人家为豪门。
窗的发明是人类为了提升生活的质量。有了窗,好通风、好采光。
此时,我的门关闭着,很有安全感。把窗打开了,阳光洒满地板,窗帘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扬,这就是幸福感。我一直注重安全感,却忘了幸福感。今年秋天开始,我常常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原来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Sunshine —— Gabrielle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