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信访办见闻之二 |
分类: 褐石买房记 |
这不是五星级宾馆,是海淀区政府,在它的后厦最不起眼的地方,设了信访办。有民上访大概是最丢脸的一件事,所以信访办很隐蔽,没有国旗,没有国徽,没有大字牌匾,甚至没有任何夺目标志,只有一个摄象头挂在应该挂国徽的地方。俺在这座大厦附近制作《夫妻剧场》《夫妻天下》《非常接触》《翻阅日历》,从这里往返经过6年,居然不知信访办在什么地方。直到自己遇到麻烦,才由此想象黎民百姓会在这里遭遇什么。所以,所谓“名流”不要高高在上,多遇到一些麻烦,便可以了解民生以及胡主席温总理为什么重点强调民生问题,把它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崇高位置。因为这些年,人民有时候当不了家,被一群仆人整得够戗。今天,俺们这群教授副教授,也被整得够戗。
5月27日上午8点半,67位北大清华的教授副教授,为表达对海淀规划分局拒绝验收褐石园问题,秩序井然地来到信访办,文绉绉地请求面见规划分局的领导(许多仆人爱听自己是“领导”,其实,俺们这些教授里有几位行政级别比这些“领导”高多了,原海淀区两任“领导”不过是他们的学生),递交一份集体签名信。
情况基本如传说的那样,信访接待员不会微笑,大概最讨厌的就是这些上访的窝囊废,接下来也如想象,让大家去找海淀建委,别来这儿。褐石园业主代表耐心地告之,找过海淀建委,没有结果,才来这里希望向信访办反映,信访接待员说和他谈没用,还是帮忙联系海淀规划局来人更好。
此时,信访接待员的表现还说得过去,而且别那么挑剔,公职人员一般只对上级和熟人微笑,不能强求他们学会对陌生人随便微笑。他似乎出去联系着规划局,与此同时,业主们推举4位代表,准备一会儿进入接待室,代表大家,与海规领导商议。下面这位马老师,是业主推举的主要代表,他再次强调,要保持耐心和秩序,合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请看视频1——
马老师很令人感动,人长得也好,声音洪亮,言简意赅,实际上他的房子是最好建成的,在拖延交房近两年的危机中,他的风险最小,但他始终代表所有业主,忘我地奔走,连海淀公安分局的警察们都和他很熟了,最可贵的是,在任何一次以法维权中,他从不使用过激言语和方式,有理有节,从没给北京治安添过任何一次小乱,所以负责警戒的警察都不讨厌他。
借信访员出去联系(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拿着手机出去联系,俺以为,应该使用免提电话公开联系过程)规划分局的时候,马老师和袁老师再次重申,理智和秩序是公民表达意思的基本前提,然后才能更为有效地表达集体诉求,一会儿请大家在外面耐心等待,4位代表会表达清楚大家的诉求的。
大家秩序井然地听着,不愧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业主们一致同意,规划分局领导来之后,大家在外耐心等候,给其他上访群众留开过道,只派4位代表进去交换意见。
尊敬的穆区长:
我们是褐石小区的六十七位业主,我们衷心感谢您5月22日为褐石园小区的规划验收所做的批示。
我们衷心感谢区政府5月23日召开的多方协调会,坚决拥护穆区长批示中所确定的原则——为维护社会稳定,须尽快解决业主入住问题……
我们非常遗憾,直到5月27日,褐石园小区的规划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我们想知道,区长的批示为什么迟迟得不到落实。
明天,5月28日,我们还会来区政府,寻求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
如果依然没有结论,我们会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向市政府、市委、国务院反映我们的问题,恳请穆区长落实批示的执行情况,给我们这些“历经磨难,深受其害”的业主们一个公正合理的结果。
再次感谢您。
信写完了,马老师、袁老师、俺首先签了字,大家一一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是温文尔雅的清华老教师在签字,她用一辈子的积蓄买了褐石园,不够的钱可以从银行借高利贷,只求与清华临街,离自己的学校近一点,述职和看病都能近一点。
其实这个时候俺们就应该注意到,玻璃墙里的信访员都不在了,座椅空空,他们很少能进来一趟。
俺们理解为,可能信访工作很忙,却没有注意到,自8点半抵达,其实上访百姓不多,只有三起。俺们还会认为是信访员数量很少,忙不过来。总之,俺们不会认为他们是看见上访者就烦,存心躲了出去。俺们同时认为,规划局的领导已经出门,正赶在来信访办的路上,路上很堵。俺们完全不会想到,到11点半信访办要吃饭午休了,“早已”出门的规划分局领导还没到来。俺们愿意相信,他们不会笑,不是因为修养和工作风范不佳,而是因为四川地震使他们笑不出来,就像俺们大家一样,正值国难当头,会为自己不得不为了私房而一大早跑到这里来,感到羞惭。
俺们国家多灾多难,俺们的仆人太沉重,所以是全世界最不善微笑的公务员,但真的希望在即将来临的奥运会期间,别努力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