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吾儿当自强 |
盛夏时,接受《读品》采访,提到过《必要的丧失》。连日来,许多网友很感兴趣,纷纷邀俺绍介绍介这本书,并问哪儿还能买到。
《必要的丧失》的作者,是一位美国小老太太,叫“朱迪斯·维尔斯特”,一位很有名的病态心理学家。此书是她1986年的杰作,随后整整热销了两年。而它明明是一部心理学专著,但却写得明明白白,半傻子都能看懂,而且如诗如画,如泣如诉。她老人家通篇用“必要的”丧失来诠释各个阶段的人生,说明“丧失”是整个人生的正常状态,要生活就必须有所丧失,不必为之痛心疾首。
比如说“出生”,婴儿固然获得了生命,但却丧失了母亲子宫的保护和温暖,她写道——
我们以丧失开始人生。我们被抛出子宫,既没有公寓和赊货牌,也没有工作和汽车,我们
是吮着奶、呜咽着、无助地依赖于人的婴儿。母亲将自己置于世界和我们之间,保护着我们,
不让我们不知所措地焦虑不安,对母亲的需求便是我们最大的需求……
(1931-
)
1988年夏天,来自北大数学学院和北大中文系的4位年轻老师,把这部专著翻译成了汉文,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发行。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国,在出版问题上,有点儿像没教养的海盗,似乎这本书不是维尔斯特写的,不用知会她也不用支付她稿酬,只要照顾好翻译它的人就行了。呵呵,后来这书卖得很好,很快,不久就卖光了。可这一切似乎与维尔斯特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这事儿简直太变态了。
现在咱不能这样了,咱要做个讲文明的民族,自觉执行版权公约。所以,虽然没有受到朱老太太的警告——俺相信她老人家甚至不知道她的书曾影响过一小撮儿如阿忆一般的中国人——北大出版社早已自觉停止了80年代那个译本的发行。
刚才问了北大出版社文史编辑室主任张凤珠同志,她是俺的本科同窗,80年代译本的责编,她说没有原作者授权,北大出版社不会再加印旧译本了。当年,俺为这书写过宣传,可惜的是,珠珠姑娘当时送俺的书,被俄语系一名同学借走,不知扔到哪儿去了。
后来,受这本书启发,俺撰写了出版了发行了俺的第一部书《青春的敌人》,也卖得相当快相当好。俺还在书的第一部分《烟雨蒙蒙的梦幻》做了个题记,内容是《必要的丧失》的一段摘录。既然朱老太太的书买不到了,俺就把这段题记摘录写给大家吧——
——J·维尔斯特《必要的丧失》
这是一部有益的好书,全然没有中国内地学者惯用的那种艰涩乏味的空洞之风。俺查了查,发现也是盛夏的时候,上海三联书店曾发过一个宣传单,说是即将出版《必要的丧失》,翻译者是吕家铭和韩淑珍,大概是解决了版权问题,但不知道翻译得好不好,能不能敌过80年代的旧译本,也不知道现在究竟上没上市,反正当当网里至今没有。
再等等看,可能不久就会买到。
或者,去图书馆借阅原著或旧译本,北大出版社出书,会分赠全国各大图书馆至少两册,试着找找看。
另外发现网上有收费下载——
http://scholar.ilib.cn/A-fjlt-jjshb200501001.html
俺没有下载电子书的习惯,大家愿意试的可以试试。
前一篇:《广告墙上的家园》
后一篇:外国友人会喜欢这样的大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