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霞落无声

(2006-12-30 15:22:51)
标签:

留在06年的

记忆之三

分类: 金色笔记
  年轻时,俺第1次见到林庚先生便觉得,是教授,就应该努力长成林庚先生那个样子,就该穿成那个样子,举手投足,也应该装成林先生那种的样子,否则,就别干了!请注意,俺不是说林先生是美男子,俺只是说,他长得实在太像传说中教授的模样,泰然而澹泊。
  不光是俺这么说,凡见过林先生的人,如果不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着清气,那是此人白痴。事实上,他始终远离尘世的喧嚣,超然地活在精神世界,所以吴小如教授说他——
  手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
 
  春随人在,想象中,先生的长衫无风自动,恍如春光中的仙人。
  这样一位先生,10月4日傍晚7点,无疾而终,没有任何痛苦,享年96岁。他告别世界的惟一前兆是,月明中秋之前,他开始密集度极高地向亲友和家庭服务员致谢,似乎他们之间已经完成了今生的约定。
  林先生是大学者林志钧的儿子,从小醉心于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所以考清华读的是物理系,可读完大二,林先生却因为偶然翻看丰子恺的漫画和配诗,坠入其境,觉得只有艺术才能“于一瞬见终古,于微小显大千”,最终实现“人生的解放”,就这,林先生大三转到了中文系,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季先生后来有言,说“四剑客”个个都吹自己的文章好,不是梦笔生花,就是神来之笔。4人还一起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被冰教授冷冰冰板着脸,轰将出来。冰心先生后来一点也不记得此事,听季先生提起,很是后悔,这是后话,可以在季先生文集中看到。
  1933年的时候,林先生毕业留系,做朱自清系主任的助教,并为闻一多教授批改学生作业。咱一起看看,那时候的林先生风华正茂,是个啥模样儿——
霞落无声
  怎么样,帅哥儿吧,但这时还不是俺说的那种教授相。这时,林先生只是朱先生的助教,有助教相就足矣。呵呵,这时节,林先生主要是诗人,旧诗新诗全使得,甚是厉害。请看,这是林先生的诗集,闻教授专为他设计的封面——
霞落无声
 
  1952年,内地校院系第一次胡乱大调整,燕大全军覆灭,清华折羽成了高级技校,惟北大占了重大便宜,名师云集,林先生也调到北大中文系,一干就是54年。
  俺在中文系上大三的时候林先生退休,只担任博士生导师,想必俺见林先生那次,是老人家最后一次给本科生上课。先生不用讲义,最多带几个卡片,每每讲到关口,林先生便会回身,写下漂亮的板书,而后长吟。当他吟诵“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静静的阶梯大教室里,仿佛木叶纷纷,落地无声,大家屏息凝神,连先生的停顿都要全盘接收,逢到精彩,掌声四起,先生如若未闻,仍在自己的高度等候。
  林先生住在燕南园,离俺们本科宿舍只隔着28楼,有时候怕打扰他老人家,俺们便会在62号别墅门前默然徘徊,仿佛见了院里的先生,然后打道回府。
霞落无声
  这样的“静拜”有没有意义,俺觉得还是有的,知识说穿了是一种器具,没有灵魂也就只能是器具,而有了这种神交,器具也就带有了生命。否则,何以两个人知识储备一样,其中一个人总比另一个人有灵气呢?只相信物质接触的人,注定没有灵气,也就是一把铁锹。
  那时候,俺还经常去60号楼四周转转,那是王力先生的家,陈岱孙和朱光潜的院落四周俺也常去。现在,老先生一一作古,小院和别墅收归学校,改成了办公场所或公司驻地,这样下去,北大只好培养铁锹了。
 
  一说起铁锹就烦,咱们还是说林庚教授,看看他和季先生的合影——
霞落无声
  这是林先生90岁生日时的照片,当年的四剑客,只剩下了他们两位。恩叹,有句重要的话要说,林季都推崇寒士布衣精神,所以与奢华无涉,生活相当之简朴清贫,除了成排成排的书架,家无长物。如果把这当成一种修行,燕园老先生不少修得了正果,都活到了百岁上下,这是那些习惯了穷奢极欲的人根本无法企及的寿命。
 
  现在,季先生还在,林先生已经仙逝,但他会真的消失吗?
  也有人问,在浮躁的今天和未来,林季先生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会不会就此消亡,俺不回答这样的问题,但俺记得,20多年前,冯宗璞教授写过《霞落燕园》,她曾说,“这条路上的行人是不会断的。他们都是一缕光辉的霞彩,又组成了绚烂的大片云锦,照耀过又消失,像万物消长一样。霞彩天天消去,但是次日还会生出。在东方,也在西方,还在青年学子的双颊上”,这,就是俺的答案。
  林先生千古。
霞落无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死于爱情
后一篇:第一片秋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