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拍随写 |
好记性的人不会忘了,2006年春夏,香港高校进内地招生,给内地学子凭添一处求学天地,这本是天大的好事,却被“仇燕团”和糊涂媒体搅了和谐社会。一时间,“撼动了北大清华在中国教育界宗主地位”的传说像插上翅膀的耗子,也就是蝙蝠,挂满神州大地。
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尘埃落定,秋后便可算账,现在是寒冬逼近,却没了夏天大肆传谣者的踪影,或许是骗完了读者,拿到了稿费,完全忘掉了这件小事,转而又去传播推广新的谣言。呵呵,那就让俺这个多事之人,用现成的数字来射杀这些满天的蝙蝠吧!
2006年秋天,48名省级状元走进北大燕园,而不是去了南国香港。
不仅如此,各省前10名考生,选择来北大的超过60%,其中文科前10名来北大的,接近90%。此外北大还录取了15名国际金牌得主,这种得主,全国一共才19名。完全可以这么说,即使不明真相的人摇唇鼓舌,争相传诵着同一个浪漫的谣言,但北大和清华还是各打一网,分别网进半篮子顶尖好苗,宗主还是昔日的宗主,一切未曾改变。
真是对不起,让希望北大清华狼狈垮掉的人失望了,对不住你们的期望。但俺实在不明白,你们如此热切的期望是为了什么,惟恐天下不乱?
好啦,该收场了,让俺大声告诉2007年的好苗子,蝙蝠已被射杀,和谐快恢复了,请在你们的志愿书上填上“北大”,尽管这里的确有缺点,但它仍是内地最好的高校!
在这里,让俺对穷苦人的孩子多说几句话,不要自卑,不要有顾虑,相信北大,这里有“绝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从1997年开始,北大每年都会把《录取通知书》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一并送达幸运苗子的家里,穷苗子便可以把家庭经济情况填好,让当地政府盖章,在开学前寄回北大,以便建立《贫困家庭学生档案》。在北大,贫困学生始终都有20%的比例,05-06学年,北大为他们发放了782万助学贷款,提供了526.80万各项助学金,并为特别困难的新生减免了96.35万学费。
来北大吧,这里会有人帮助你,改变命运,然后去帮助别人。
这里不是天堂,但也不是地狱,它是人间北大。
你会发现它的不足,更会发现它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