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忙完了五二八院庆晚会,师生在北大东机动车门外喝了酒,凌晨兴奋地四下散去。俺载着喝多了的副院长向昌平驰去,看见学生们呼唤机动车门的门卫,欢快地沉浸在夜色中。
一个很大的感想是,和学生在一起,不容易衰老。
很爱自己的学生,他们根本不像不负责的记者们描述得那样不负责任,相反非常纯洁。和他们在一起,是成年人的一种净化。感谢上帝,让我最终做了老师而不是天天头疼的律师,所以我能清爽地继续活下去。
注意到一个细节,晚会中,吴书记因为他兼任院长的光华管理学院有事要处理,晚会半途退场,处理公务,但或许是舍不得节目好看爆笑,半途又返了回来,直到播放《难忘今宵》而散场。一般说来,校级官员,讲完话就会陆续离去。如果反之,晚会就算成了。此外,还有一大批令人尊敬的传媒学术界老前辈,比如90岁的甘惜分先生、80岁的方汉奇先生、73岁的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邵华泽中将,他们都是中途上了一洗手间,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回来,又坐了好久。
其中一个节目是,阿忆善意恶仿好友朱军的《艺术人生》,搞了一个现场《新闻人生》示范,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把方老先生请为嘉宾,来了个突击访谈。此前,无数同行曾告戒阿忆,别碰这老爷子,他老人家太严谨,太正统,所以谈话太索然无味。这种传说,根本就是错的,以讹传讹。事实上,老人家表现得非常好,耳不聋,眼不花,会发短信,喜欢上网。观众时而惊讶,时而爆笑,时而由衷地鼓掌,被他深深吸引了。
阿忆如果能以他老人家为准绳,也就不虚妄此生了,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明天起,努力吧……
呵呵,最有意思的是,阿忆把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那位主播侯丰,请来做男主持,他比在央视12做《中国法制报道》的主播强多了,和我们的硕士美女搭配,阵阵爆笑。
从明天起,该是异常忙碌的硕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期了,因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改了两年制,所以今年是两年制和三年制硕士同时毕业,每一位老师基本会被累死,外加北大本科毕业也需写论文,更得死。
所以,挣扎吧,挺过去!
二战尾声时,铁托元帅说过:“结束,真正的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