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拍随写 |
这幅可能画的是她的同事和孩子,有50年代特有的幸福感,这幸福,不仅来自革
命家庭,而且来自阳光社会,而且这父子俩,恐怕有苏
联血统,这也是50年代的中国特色。不对,临发之前发现,这就是苏联人,吃着黑面包,喝着乌克兰红菜汤,但这也是50年代的特色。连这画纸,都是50年代的味道,60年代以后是没有的。
这是黄继光堵枪眼,俺小的时候,受的就是这种疯狂的教育,可是俺还是喜欢,假如现在为祖国而战,俺仍能像黄继光一样想都不想就去堵了敌人枪眼,这不是什么想法,这是俺这代军人子弟的信仰和习惯。平素,俺以批评和指责国家为爱国行径。战时,俺以无条件为民族牺牲为惟一原则。但是,俺在《翻阅日历》黄继光出生那天已经说过,黄通讯员临死前没喊过“让祖国人民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这句废话,他什么也没说,负弹累累地冲上去就堵上了枪眼。此次再说一遍,他没说电影里那句废话。另外,他的生日,非常好记,恰好是周恩来的忌日,1月8日。
这一幅就随便想吧,反正俺娘也是随手画的,就算是祖国新貌吧,后面大三角肯定不是金字塔,估计是厂房车间,这是50年代热爱祖国的年轻人最喜欢的地方。那车,可不是我们的小上海,那时咱国家还没车,那是苏联的伏尔加,车门厚得能防弹,没空调,有收音机。左上角,就算是冰海沉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