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楷体gb2312涛涛变得夸奖 |
分类: 成长点滴 |
http://s1/middle/48dc9eabg7a356b7f3530&690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打开报纸的广告版面,有关如何治疗口吃(俗称结巴)的广告真是比比皆是。生活中有的家长,也会因为孩子的口吃问题而困扰。有的孩子因为口吃,在幼儿园、学校等公共场合,常常会遭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甚至于有的小朋友的父母还会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影响,而命令孩子远离被口吃困扰的孩子。口吃患儿原本讲话就不怎么流利,这样一来,受到他人歧视,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就更加羞于表达,远离人群,造成恶性循环。其实,导致一个人口吃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如下两点:
一、孩子的不当模仿
当幼小的孩子看到影视剧中有口吃的形象,或者现实生活中出现一位讲话口吃的人,最初是出于好奇,觉得好玩,就会开始模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变得难以更改了。
二、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他们象一株蓬勃生长的幼苗,需要父母细心的呵护,精心的培育。这一点在孩子小的时候尤其重要。有的父母脾气性情比较急躁,动不动就会冲孩子发火,甚至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对孩子拳脚相加。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发育是一种缓慢而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的理解与耐心。容不得父母着急上火。任何急功近利以及拔苗助长的想法与做法,最终将会与美好的愿望与想象背道而驰。而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比如在与孩子进行言语沟通的时候,就会表现得较为急躁,孩子很小的时候,言语功能刚开始发育,就会难免出现讲话慢、啰嗦,思维跟不上语言的现象,这一点在男孩子身上表现尤甚。而由于父母急躁,就会在孩子慢悠悠、断断续续讲话时,不分青红皂白地打断孩子,兀自将孩子还没说完的话补充完整。有时嫌弃孩子讲话不流利,还会流露出嘲笑的眼神。长此以往,在父母独断专制的作风下,孩子很少得到父母的称赞与夸奖,连一个鼓励的眼神也很少看到,而净是埋怨、恨铁不成钢的埋怨与批评,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讲话也就变得越来越不流利,甚至会不可救药地变得口吃起来。
其实,让孩子告别口吃,讲话变得顺畅、流利也很简单。不瞒大家,我儿子小时候就是一个讲话有些口吃的孩子。说实话,作为母亲,我就属于性情比较急躁的人。记得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吧,由于嫌弃孩子讲话慢,啰里啰嗦,我就经常着急地打断他讲话。特别是当我渐渐发现儿子讲话竟然有些口吃之后,更是火冒三丈,经常会不分轻重缓急地训斥儿子:“你会不会好好讲话啊!”、“你怎么老是讲话结结巴巴啊?”......在我不断地负面言语强化下,儿子讲话口吃的情形非但没有任何改观,反而愈演愈烈,发展到后来,因为强烈的自卑,变得越来越不爱讲话了。
我一看这样不行,就寻求解决的办法。我决定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讲话变得越来越流利、顺畅了,儿子与我的关系,也变得更加温馨和谐了。总结起来,我就是做到了如下几点:
首先,教育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急躁。脾气急躁,动不动就发火,是教育孩子的大忌。当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者做了错事需要改正的时候,孩子想要得到的,可不是父母一味地训斥与数落。如果父母能够和颜悦色地对待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理解,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批评与管教,效果会更好。
其次,对于孩子的口吃,做到“不管不顾”。孩子一旦口吃,如果一味讽刺、挖苦孩子,或者经常针对孩子的口吃,着急地批评、呵斥孩子,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自卑与心理负担。其实,我认为,对于孩子的口吃,父母不妨做到“充耳不闻”、“不管不顾”,孩子会在父母的有意忽略下,渐渐地就不会去过分关注自己偶尔的口吃。讲话也就慢慢变得顺畅起来。
最后,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适时地夸奖。当孩子流利地,毫无口吃迹象地说完一段话,作为父母,我们会毫不吝惜对孩子的夸奖。夸奖他讲话流利,语言表达能力强等等。这样的鼓励与夸奖,不妨也当着外人的面讲出来。在父母不断地积极、正面的激励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口吃这个在父母看似如临大敌的现象,也会在孩子一次次流利的语言表达中,不知不觉间消失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