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成长点滴 |
儿子朝朝小学毕业了。前些日子,孩子奶奶打来电话,希望朝朝回老家住几天。朝朝的爷爷奶奶住在县城,不常来市里。上个星期天,我和朝朝爸开车将朝朝送回老家。两位老人见到孙子,一个劲儿地夸孙子嗓音变粗了,个子又长高了。对孙子的那种疼爱,真是浓得化也化不开。
回家后,我整理朝朝的房间。这几年,我已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孩子在磕磕绊绊中遭遇了磨砺,也收获了成长。平时,看到孩子的房间零乱不堪,我会适时提醒朝朝,房间该收拾了。看不过时干脆就会自顾自地将零乱的房间打扫一番,但只要朝朝一声令下,不要你管,我自已会收拾的。我也会立马退下,绝不越俎代庖。
现在我终于可以大张旗鼓地给朝朝收拾房间,哈哈,朝朝不在,我竟然有了一种偷窥般地得意与暗喜。在朝朝床边,我顺手打开一只袋子,抽出一张A4纸。这张A4纸的内容是老师发的一份心理测试题,测试的内容是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份心理测试题朝朝从未让我们看过。我注意到在心理测试题的结尾处,让学生总结小学六年以来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我逐字逐句看过,心理漾出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朝朝总结自己的成长与变化的内容中,自卑与消极的语句居多,什么“我不爱说话”、“我不自信”、“我的成绩还不够优秀”等等。
我想,看到这样的内容,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有所反思。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什么是我们在不经意间遗漏掉了的。比如,怎样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地把握自己的生活的能力。虽然,朝朝近几年在我们小心地呵护下变得越来越稳重、自信、大方。正如他在结尾处也写道,“自己现在变得自信了,和人交流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可作为母亲,我隐隐地觉得,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教授给孩子,无论自己的生命处于何种境遇,都要始终将乐观、积极、自信作为人生之路上的明灯与信条。当猝不及防地与困难挫折相遇时,更不要一任消极、悲观的情绪将自己打倒。只有这样,人生之路才会走得从容、坚定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