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智慧的最后答案——西方艺术探微(3)

(2007-12-07 21:20:24)
分类: 品文随笔
 舞蹈交响曲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完成于1812年5月。其背景是拿破仑侵略军节节败退、正义不断取得胜利的年代。人民沉浸在胜利之中,他们为英雄而欢歌,为凯旋而舞蹈,而第七交响曲正是反映欧洲各国人民民族战争胜利的景象。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称赞该部交响曲为“舞蹈的赞礼”,一直以来,“舞蹈交响曲”就成为《第七交响曲》的代名词。
 
  1813年12月,贝多芬在维也纳演奏《第七交响曲》时,年届42岁,几乎达到全聋的地步,其恋人丹莱莎与他解除婚约,使得其遭受心灵上的巨大创伤、痛苦。处于身心困境中的贝多芬,不仅没有被疾病和痛苦所压倒,仍然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人民的正义战争胜利充满信心。他不仅以超人的毅力谱写《七曲》,更以充沛精力演奏了《七曲》。进一步表达了贝多芬“通过斗争取得胜利、取得幸福”的坚强信念。
 
  第1乐章——由奏鸣曲式构成(主要由双簧管、长笛、第一小提琴演奏)。
 
  第2乐章——忧伤的小快板(中提琴、三段体、小调主题,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单簧管)——称为“葬礼进行曲”。
 
  第3乐章——极快的谐谑曲(第一小提琴、长笛、大管、园号演奏)——蕴涵豪放、激昂、富于诗情画意的情感,表现人们以无比坚强的意志、怀着胜利喜悦、奔向光明幸福的未来,间或穿插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村气息。
 
  第4乐章——奏鸣曲式构成(小提琴——舞蹈音乐)——描述了人民胜利的热烈欢快景象。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就说“它(《第七交响曲》)的美永不凋谢,我们始终喜欢听它。”
 
  自由光子郁闷的想——借鉴《全球通史》的研究,为什么西方的文明进程突然会比中国加速了,把一个目前“唯一幸存”的文明远远的抛在后面?还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给出了答案——一个“先发”的“优势”文明,就因为要保持其原有的固有“优势惯性”,拒绝接受更新更科学的文明(比如科学民主的产权制度、资源配置制度),因此会大大阻止拥有该文明的民族的文明进步——这就是中华民族曾经辉煌、后来一直不能前进的主要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