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中国式庸俗人际关系EQ批判 |
从生产价值理论或者生产效用理论分析,每个家庭就如同一个生产作坊,只是生产者是人(父母),被生产者也是人(子女)。既然这样,由于生产者水平高低差异,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水平质量高低不同。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文化体制对一国、民族的影响甚为深刻。中国人与外国人在智力(IQ)上没有什么差异,主要被拖后腿的就是EQ——中国式庸俗人际关系EQ体系(含政治层面、俗民层面的)。
从教育生产的角度而言,家庭是一个人面临的第一个学校,家庭教育作为家庭人力资源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核心取决于父母的文化水平、道德素养、价值观念、行为习惯。
由于中国长期深受庸俗EQ体系的毒害,中国家庭绝大多数就是采取中国式庸俗EQ体系下变态的教育模式教育小孩。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从小就被上一辈的家长腐化了。也就是,几乎每个中国的小孩,出生的时候与老外小孩没有什么区别,自从进入中国式庸俗人际关系EQ体系环境并被长期毒害、束缚,必然形成一种对EQ体系的心理依赖。
这样,一代传一代,代代无穷匮也。
按中国式庸俗人际关系EQ体系一般原理,家庭给小孩子兜售的是传统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做人原则、行事风格、注意事项、明哲保身、阴谋诡计、少吃亏多占便宜、背后整人、打击报复等,这些都是中国式庸俗的为人处世法则。比如中国家长会告诉小孩“在外面不要吃亏,如果别人打你,你一定要还手,他打你一拳头,你一定要踢他一脚”,而外国家长则问清楚原因,讲道理,再不然寻求法律的解决,因为小孩的监护人必须承担责任。
一般中国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父亲没有时间精力教育子女,而子女更多的时候是接受母亲的教育呵护,所以中国家庭教育基本上是“母系亲子教育”,其结果就是子女的家庭依赖度加强,从小形成为所欲为、不尊重人的人格。这样说,并非不尊重女性,而是出于尊重客观事实。
有一个的士司机曾经说“如果中国女人的整体素质上去了,那中国的后代就有希望了。”这话也不无一定道理。当然,这并非表明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男人就可以不负责任。
闲扯一句,本人2006年偶然一次收看深圳电视台精彩栏目之一——“饭没了秀”,发现那些所谓“魔力宝宝”中有一个是外国的小女孩。一个本来活泼可爱的“小女老外”,由于在中国生长、说中国话、接受中国式教育,结果显得智商低下、口齿含混,简直令人着急、别扭啊,令人感觉她已经被中国式教育以及中国式EQ教育毒害了,而且中毒不浅。多么可悲的中国式庸俗人际关系EQ体系啊,连那么小的“老外”也不放过!
正是中国式庸俗人际关系EQ体系的毒瘤作用,导致中美中学生在选择“真理、美德、权力、金钱”的时候出现巨大反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欧美国家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而我们的不少官员却在拼命喊计划经济那一套。
也正是中国式庸俗人际关系EQ体系的毒瘤作用,导致国内每次捐款几乎不能最终到位,使得有些慈善家不敢以官方渠道捐款,有人就戏言中国所有大型救灾捐款中好象只有印度洋海啸那次国际救灾捐款是干净的——最终接受捐赠者在国外,又有官方数据公布,所以绝对干净。这个案例说明什么呢,中国人之间几乎就避免不了中国式EQ的影响,而引入科学机制后——比如国际监管,这次国际捐款是干净的。
所以,中国式庸俗人际关系EQ体系从一个中国人的出生开始就逐渐的影响他、毒害他、束缚他,让这个中国人一生处于庸俗状态。当然,也有少数中国人是超凡脱俗的。
必须彻底打击中国式庸俗人际关系EQ体系,引入科学机制,引入国际化准则,改革我们的家庭教育,拯救我们的家庭,拯救我们的后代,拯救国家和民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