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笔记》获年度十佳《2019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感谢!
标签:
2019年散文诗年选王金明散文诗丝路笔记年度十佳西部诗篇 |

邹岳汉主编《2019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作品附后)
(1)收罗广泛,众星云集,琳琅满目。
入选230余人,超同类选本一倍。
(2)首推“年度十佳散文诗作品”及“卷首诗”,开卷即见赏心悦目,过目难忘,可资借鉴的年度精品。
(3)设置[附录],本年度全国散文诗界重大活动、评奖、出版信息一目了然。
(4)唯质是取,坚守散文诗的“诗性”品质,读之令人顿觉诗意盎然。
《2019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目录
【编者的话】
邹岳汉/20年坚守:见证新世纪中国散文诗的辉煌
卷 首
黄 钺/ 犁
第一辑 年度十佳
(本辑选自《星星·散文诗》《天山时报·散文诗》
《散文诗》《钟山》《诗潮》《草堂诗刊》)
张 烨/爱与灯(三章)
王金明/丝路笔记(组章) 
梦 阳/黄河故道,秋风吹彻(组章)
章德益/动物园物语(组章)
周庆荣/潜推理(外二章)
扎西才让/桑多镇的男人们(组章)
吴昕孺/窗 外(组章)
任俊国/角 度(三章)
苏建平/苏轼的怀乡日记(组章)
亚 男/与荷书
第二辑:我们散文诗群新作(16家)
周庆荣/黎明的心(外二章)
灵 焚/明日的忧伤(外三章)
黄恩鹏/酱 香
亚 楠/浙江散记(组章)
爱斐儿/龙庭湖上元夜观灯(组章)
语 伞/音乐厅(组章)
唐朝晖/我背对河水,面朝梦中的丹萨梯
李松璋/压在天空下的手记(组章)
蓝格子/芦苇及其它(组章)
司 念/禅定卓尔山(组章)
李 需/松州古城,历史的回音(三章)
陈劲松/惟有风雨苍茫如幕(组章)
卢 静/钻木取火(组章)
任剑锋/从家乡到故乡(组章)
三色堇/向上的祝福(组章)
麦 子/时间枯萎,葵花不谢(组章)
第三辑
刘素珍/躺成一口荷塘等你到来(组章)
张 萌/打开月色(外一章)
王 起/哦,香雪
李佑启/青花瓷——兼赠CYH
杨 通/热爱纠结我一生的暧昧(选章)
如 风/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外一章)
阿 垅/九十九眼泉(外一章)
阿洛夫基/布谷三声(外一章)
第四辑
刘慧娟/四月诗笺(组章)
薛 菲/母亲,抑或生肖书(组章)
草馨儿/在武当山看星星(外一章)
转 角/彼岸花
蝶小妖/紫藤斑斓(选章)
雨 霖/从前自己的模样(组章)
陈茂慧/敲钟,敲钟
武 稚/那个人,一步一步走远(外二章)
染 香/地平线(选章)
谷 莉/礼 物(外一章)
程绿叶/抓一把大地的黄
第五辑
松林湾/蝴 蝶:无人唤醒的沉陷
李曙白/场景与角色(组章)
梦天岚/湖水中的陶罐
黄成玉/ 窗(外二章)
胡 昕/我们不宜离家太久(组章)
左 右/月河上的月亮(外一章)
庞 娟/隐喻:一滴月光(外二章)
凌伟良/寂 静(外二章)
第六辑
姜文彬/月光下的藤蔓(外一章)
梁北雁/圆月·弯刀(二章)
苏启平/山路遐思(组章)
司 舜/拔节的响声四处流淌(外二章)
李星涛/孤独的磨砺(组章)
王东江/一头牛(外一章)
晓 林/引 领(组章)
闫春竹/恍 惚(组章)
黄 金/八道梁子(组章)
王信国/湘地行吟(二章)
小 米/致枕头文(外一章)
蒋志武/种植者(外一章)
第七辑
马东旭/姐姐,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戴永成/新年致母亲(组章)
刘贵高/厚 土(组章)
游 军/你的村庄(外二章)
孙善文/父亲的菜篮子(外二章)
张道发/在东岗村看麦(组章)
曾 辉/乡村见闻(外二章)
陈宏宾/麦子,麦子(组章)
蔡兴乐/屋瓦是最朴素的陶片(外一章)
向天笑/老家的道路(外一章)
蒋戈天/带着蛙鸣上路(外一章)
山 珍/乡愁,在一杯梅山红里升腾
刘金祥/故 乡(组章)
邓建华/皮影黄
第八辑:秀美山川(14家)
郭 辉/阿岗昆之夜(外一章)
庞 白/莲花山放肆地笑(为二章)
张晓林/这一刻(外二章)
邱雨秋/走进桃花谷的人(外二章)
鲁本胜/即墨故城遗址随想(组章)
柳文龙/山 居(外一章)
鲜 圣/湿地书(组章)
徐澄泉/梁家山·路(组章)
青 槐/马岭散章(三章)
夏 梦/生命中的醉美河山(外一章)
铎 木/湘黔古道上的寻觅(组章)
陈 颉/澧水,澧水(组章)
雪 漪/情系宜兴(组章)
乔书彦/呈 现(二章)
第九辑
张少恩/我的爱与大海有相同的血液(二章)
刘俊科/海的光(外一章)
何敬君/面向横门湾(组章)
毅 剑/行走的故道(外一章)
常增文/黄河之舞(外一章)
杨剑文/河的另一种意象(外一章)
雨倾城/谁都无法描述一条美丽的河流(外一章)
林登豪/黄河拐弯大禹渡(外二章)
邓 杰/资江的迷茫(组章)
沉 沙/我的瓦尔登湖(外一章)
陈 词/醒在船上(选章)
邵孝文/洞庭·蓼花洲印象(二章)
苏 忠/南澳的失忆(外一章)
莫 独/ 一湖长桥(二章)
第十辑
张九龄/行走高原(外二章)
成 路/七日,或次仁罗布(选章)
王忠友/甘南散章(组章)
陈旭明/净海:赛里木湖
谈雅丽/白龙河的流水(外二章)
牧 风/欧拉秀玛(外一章)
张敏华/宁夏诗篇(组章)
霍楠楠/印象甘南(组章)
杨瑞福/大西北(二章)
倪长录/写在骆驼城遗址
陈 斌/阴山下(外一章)
第十一辑途经的水·时光(10家)
清 水/途经的水(组章)
陈海容/雨滴的重量(外一章)
曹 雷/倒影:飞过水面的一只鸟(外一章)
李俊功/时光本来就没有流动(外一章)
李 萍/疼或不疼的时光
曼 畅/树,或诱惑者(外二章)
伍荣祥/寻物证(组章)
杨 东/黄昏的云图(组章)
金指尖/都江堰•外河的石头(组章)
张生祥/你听,这喧哗的水声(外一章)
第十二辑
郝子奇/那些没成熟的苹果(外一章)
宋烈毅/享受沉思(外一章)
谈 耘/心 灯(外一章)
刘定中/最美的心
程洪飞/虚构的苹果(外一章)
魏洪红子/墙体内的涛声(外一章)
文 榕/我知道月亮在那儿
秀 实/〝K〞系列:遊乐园(组章)
夏 寒/生命的迹象(二章)
白红雪/狗尾续貂
梅一梵/金·银(二章)
第十三辑
风 荷/青夏时分(外一章)
耿永红/焚琴记(选章)
霜扣儿/涅磐·逝水
田字格/泛舟记(外一章)
马亭华/大风歌(外一章)
心 亦/诗境中的寒鸦图(选章)
许泽夫/在包公故里(二章)
周小平/ 管仲的思想星空(选章)
曾 冬/唐诗素描(二章)
第十四辑
陆晓旭/ 狼王·狮王·虎王(三章)
郑万明/藏地之鹰(外一章)
包玉平/雪 豹(外一章)
云 子/笼中之鸟(组章)
张雪松/树桩上的鸟(外二章)
赵大海/俯视蚂蚁(组章)
张 平/十二月:向日葵地的马匹(外一章)
第十五辑 季节如歌(11家)
杨启刚/九月在浆果的蜜汁中醒来(外一章)
郭 毅/ 秋风起
杨建虎/秋,从天而降(外一章)
任随平/深秋的叙述(组章)
海 叶/冬日即景(外二章)
剑 峰/清明与怀念(组章)
潘志远/白露,一个女子的真身(外一章)
陈 俊/冬日帖:新年或冷暖(组章)
符纯荣/立 冬(外一章)
刘凌军/柳树发芽了(外二章)
王 平/腊月辞典(三章)
第十六辑
刘向民/春天停不下来(外二章)
王 剑/春天的到来,有个过程(外一章)
小 睫/早春,意念中的村庄(外一章)
陈惠芳/不负春光(组章)
陈广德/飞雪迎春(外一章)
苏 扬/春天的萌象(外一章)
鸿 颖/春雨在下(外二章)
可 风/北方的春天(外二章)
黎 权/和春天一起返城(外一章)
第十七辑
鸽 子/雪 花(外一章)
方文竹/雪 天(外一章)
萧 敏/雪落中国(组章)
贾文华/雪之初
刘 琼/一场雪,在天山深处等我(组章)
颜 儿/纸上雪(外一章)
李 凌/雪 地
青 玄/雪 迹(组章)
牛合群/煮 雪(外一章)
崔明秋/雪亦飘零(组章)
石桂霞/雪落无声(外一章)
李东华/在一场雪里呼吸(外一章)
包文平/雪原·血狐(二章)
第十八辑
耿林莽近作(三章)
王尔碑/长眉罗汉(外二章)
徐成淼/枯叶蝶
刘 虔/ 南方。红丘陵土地上的奇葩(外一章)
叶 梦/雨 弦
王幅明/九曲回肠开封城(外一章)
蔡 旭/一些唐朝的人(二章)
陈志泽/深刻的小花(外二章)
皇 泯/嗅 觉(组章)
韩嘉川/海的隐喻(外二章)
箫 风/茅台渡口(外一章)
栾承舟/宁津蟋蟀(组章)
赵宏兴/多角度的合肥(外一章)
倪俊宇/黎寨情韵(组章)
王猛仁/看 海(组章)
晓 弦/楠溪江絮语(外二章)
姚 园/大自然的引领(外二章)
崔国发/老戏台(外一章)
第十九辑 跨诗体写作名家
谢克强/新 芽(外二章)
雪 迪/春 天(外一章)
刘 川/宅之男(组章)
安 琪/记录与创造(组章)
张庆岭/灵魂的诉说(组章)
庄伟杰/空房子
宫白云/大沙田之诗(选章)
张 毅/消失的船队(外一章)
王 琪/酒中曲
高 伟/祭 海(组章)
梦天岚/湖水中的陶罐(外一章)
聂 沛/秋天正光芒四射(外一章)
唐 朝/遥望贺兰山
赵目珍/厦门行(组章)
敬 笃/原野与天堂(外二章)
董喜阳/大黑山抒情(外二章)
第二十辑 第二届“谷雨杯”全国
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选(4家)
封期任/谷雨茶叙(一等奖·选三)
王 丽/谷雨,禅茶一味(二等奖·选二)
汪维伦/茶 境(优秀奖·选一)
冯爱飞/谷雨茶(优秀奖·选一)
第二十一辑 年度长篇拔萃(4家)
李晓园/大运河,没有句号的史诗(节选)
姚 辉/高原之声(节选)
天 涯/万物是你(节选)
【附录】2018-2019年度散文诗集出版及评奖讯息
(以上总计22个栏目、作者231人)
编者的话
邹岳汉/20年坚守:见证新世纪中国散文诗的辉煌
(1)
一晃又是20年。
也许是注定的缘分吧。2000年我刚从创办、主编了15年的《散文诗》杂志社退休,接下来就主编中国第一部散文诗年度选《2000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到今年刚好20年。
这也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头20年。
这也是中国散文诗走向大繁荣的20年。
这20年间,我主编的这部散文诗年度选的书名和出版社虽然有一些变化,但这一项工作从来没有间断过,到今年这一本《2019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出版,刚好出齐20本,约550万字。对于浩瀚的历史长河来说,这不过是一沙一沫而已;而对于刚刚走过百年的中国散文诗,尤其是对于我们短暂的个体人生来说,也算是一段不可忽略的重要经历了。
记得是在2001年3月22日,我接到当时任漓江出版社副总编辑的庞俭克先生第二次打来的电话,明确提出让我为他们出版社主编每年出版一册的《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它是当时漓江出版社“年选系列”25本中的一本,包括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等多个年度选本)。
2001年8月,《2000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中国散文诗史上第一部,也是第一次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年度选同时出版的散文诗年度选本。
散文诗年度选的诞生,反映出20世纪末、21世纪初新旧交替之际,中国每年发表散文诗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已经达到可以承载一部散文诗年度选的程度,同时也反映出经过《散文诗》等专门的散文诗书刊多年来的市场培育,读者对于“散文诗”这一文体需求的迅速增长。
《2000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印数3000册,还带有试探市场反映的因素;但到第二本《2001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印数就达到8000册,增加一倍以上;《2002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印数达一万册,年中脱销,出版社还曾加印了一次。这种令人振奋的态势一直延续到2010年前后,不仅给散文诗界带来一股清新蓬勃向上的气息,也带动了出版界,兴起了争相出版“散文诗年度选”的热潮。
从2015年开始,随着出版社相关人员的调整,我主编的这部散文诗年度选转到北京的现代出版社出版,到今年已经出版了5卷。
这20年里,我从一个年度选主编的视角,见证了中国散文诗进入21世纪以来的发展和繁荣。比如,刚刚着手编辑散文诗年度选的时候,稿件主要来源仅有老牌的《散文诗》(月刊);其他稿件则需要睁大眼睛到零零星星发表点散文诗作品的某些报刊上去寻找,稿源虽有,但还比较单一。
2003年,《散文诗世界》通过出版社恢复出版双月刊,尤其是该刊于2006年下半年获准公开发行,2007年改为月刊之后,开始彻底改变了自1992年《散文诗》获准公开发行以来10余年间“全国独有一家散文诗刊”的局面。
与此同时,《散文诗》2004年起增加“校园文学”下半月刊,由全年出版12册扩展到全年出版24册。
21世纪的头10年,在发表散文诗原创作品方面,逐步形成了《散文诗》与《散文诗世界》两个刊物“双雄并立”的大格局。
2007年起出版的《伊犁晚报·散文诗专页》(月刊,到2018年底停刊历经12年出版140余期),又为散文诗年度选的主编者提供了专业的、更为广阔的稿源。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散文诗发表园地扩展的势头没有停顿下来。
2009年底至2013年,北京“我们散文诗群”推出包含分行新诗和散文诗原创作品的《大诗歌》,连续5年出版5册,另出版以原创作品为主的《我们·散文诗丛》五辑42册。
还有以发表原创散文诗作品为主的《中国当代散文诗》(2005-2018,共9册)以及《散文诗作家》(2009-2013,共出版5册)。
2012年1月,《文学报·散文诗研究》专刊创办,历经5年;随后《湖州晚报·南太湖散文诗月刊》创办延续至今。
2013年1月,老牌诗刊《星星诗刊》下旬版《星星·散文诗》横空出世,至2019年底已连续出版7年。
与此同时,以发表分行新诗为主的《诗潮》《诗刊》《上海诗人》《扬子江诗刊》《中国诗人》《中国诗歌》《绿风》;综合性文学刊物《青年文学》《山东文学》《伊犁河》《青岛文学》《福建乡土》;《海南农垦报》《北海日报》《宣城日报》《湛江科技报》副刊以及民刊《淮风》《大沽河》《大河诗刊》《小拇指》《蓝鲸诗刊》《大巴山诗刊》等先后设立了散文诗专栏或副刊。
这期间还出现过一批专门的散文诗民刊,其中出版多期且颇有影响的有《散文诗人》(广东)、《散文诗天地》(福建)、《青年散文诗》(广东)、《索桥散文诗》(湖南)、《中国散文诗刊》(内蒙古)、《源》(新疆)、《中原散文诗》(河南)、《江西散文诗》等。
此外,香港地区有2001年初创办的《香港散文诗季刊》,至今将近有20年的历史;随后有同时发表分行新诗与散文诗新作的《圆桌诗刊》《橄榄叶诗刊》以及在美国出版的华文《常青藤诗刊》等。
还有许多与散文诗相关的报刊待今后专文列举。
所有这些,都为原创散文诗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发表园地。
我主编的这一套散文诗年度选本,既是进入新世纪20年来散文诗创作繁荣的产物,也是散文诗创作走向繁荣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这20年也见证了散文诗创作队伍的新老交替。至今笔耕不倦的耿林莽先生,以及这期间相继辞世的前辈散文诗人郭风、许淇、李耕等,都在本人主编的年度选里留下了他们具有探索精神的晚年佳作;这20年也见证了新一代散文诗人的成长,比如每年进入本书“年度十佳作品”的作者,其中百分之九十是中青年。2009年以后酝酿、兴起的“我们散文诗群”以及稍后出现的“南太湖散文诗现象”等等,也在本书里有着一定程度的展现。
这20年里,也先后见证了2007年“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和2017年“纪念中国散文诗100年”的盛况。
(2)
20年间我主编的这套散文诗年度选,相对于其他出版社相继推出的同类型的年度散文诗选而言,它的影响力长期居于前列。这源于它逐渐形成了如下几个特色:
(1)收罗广泛,众星云集,琳琅满目。
如本年度编入了230余人的作品,作者数量之多,超过一般同类选本的一倍以上。全书分设“年度十佳”“我们散文诗群”“荷塘·香雪”“弯刀·藤蔓”“乡村·乡情”“秀美山河”“高原·西部”“东方情韵”“季节的歌”“动物王国”“名家新作”等20余个栏目。
对于公开发行的知名报刊予以重点关注,比如2015年度首栏推出了“名刊、专刊作品荟萃”;同时对于地方报刊或是民刊上的优秀之作也力求不遗漏。比如分别编入《2017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和《2018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首栏“年度十佳作品”的《长安,长安》《与姐姐书》《茧船》等就是选自一般读者很难见到的地方文学刊物《宜宾文学》、《山东文学》(下半月版)和《大沽河》。
(2)唯质是取,优中选优,创造性地推出“年度十佳作品”。
20年间,编者始终如一地把入选作品的质量放在首位。
从2011年度开始,进一步把原来分散在各个栏目里的拔尖作品归拢一起,每年推出“年度十佳作品”。
开卷就能见到赏心悦目的精品,受到读者欢迎。可编者要遴选出“年度十佳作品”则颇有难度。就读者而言,“众口难调”,对同一作品,处于不同审美层次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与评价;对于作者来说,谁都难免有“文章自己的好”的偏向。这样,承受来自读者与作者两方面压力的编者,不仅要有识(有独立的审美判断)、有胆(有不怕引来争议的自信),还要有在精力和时间上不计得失的巨大付出。而若能为读者提供精品,并能为中国散文诗发展的历史留下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又感觉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回馈和幸运。
今年的这本散文诗年度选,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卷首诗”,在开卷位置隆重推出一个如“皇冠上的珍珠”式的短章;也希望借此引导散文诗写作回归“短小精悍”的常态。我们并不排斥确实写得好的长篇散文诗作品,但近年一些散文诗有越写越长且陷入空泛的趋势,有必要提起注意。
(3)独具匠心设置“附录”:简明地罗列本年度全国散文诗界的重大活动、评奖、出版信息;读者从中可以大略知晓全国散文诗界的现状;多年的积累也许能为当代散文诗的发展描绘一条比较清晰的轨迹。
(4)坚守散文诗的“诗性”品质,则是贯穿这20册年度散文诗选本的底色与灵魂。从1985年底创办《散文诗》起,我就把散文诗作为新诗的一个品种看待。我曾于1987年12月在《散文诗·全国首届会龙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专辑·序》里写道:“世界属于青年,诗属于青年。这届空前的大奖赛属于青年;当然也属于那些年华凋逝而诗心旺烈如火的诗国青年。”在我眼里,散文诗就是用散文形式写的一种新诗(分行新诗和不分行的散文诗同属广义新诗的范畴);所谓散文诗人就是诗人。
谢冕称之为“是一位创作、评论和学术研究同时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新学者”的罗小凤博士,在她发表于《诗探索》2010年第5期的《边缘之边缘的“突围”——新世纪十年来散文诗发展态势探察与反思》一文中,对于当时市场上流行的两种“散文诗年度选”列出表格仔细对比,对本人主编的散文诗年度选坚持散文诗作品的“诗性品质”予以较高而切实的评价。
从中国散文诗的诗体建设而言,我创办《散文诗》并主编15年,主编
(3)
本书虽然力求全面,但由于篇幅和能力所限,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某些遗漏和遗憾。好在本书每年都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新面孔出现,这将会对过往的不足和失误带来弥补的可能。2020年度将继续征稿。凡当年在全国各报刊上发表(或出版)的散文诗作品均可应征。作品电子版请用Word文件作为附件发至:1204285699@qq.com。注意在Word文件图标下方写明“作者姓名-2020年度选”(例:“王玉柱-2020年度选”)。另:不论新老作者,稿件篇末均需注明发表于何刊、何报、何期,以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手机号、电子邮箱、个人简介。自留底稿,不复不退。如有新出版的个人散文诗作品集请寄1-2册至: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长坡路38号市文联邹岳汉收,并在书的扉页写明作者通讯地址、手机号。其书名、作者姓名和出版社、出版时间将作为新书出版信息列入年度选的“附录”。
截稿日期:2020年10月15日。
(4)
感谢20年来读者对本人编辑工作的关心、鼓励;感谢20年来出版界,尤其是散文诗界的朋友们对我工作的理解、包容和支持!
热衷于散文诗创作和理论研究且颇有实绩的庄庄和游军两位,参与了本年度部分稿件的初选,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比较寂寞、繁杂而颇有意义的散文诗编辑工作。
2020.1.3于益阳
借一只入定的苍鹰俯瞰,民勤以远,绿意踌躇徘徊,戈壁皱起山脉的眉头,敦煌壁画上的圣容寺,踅进御容山深谷读经,圣僧预言的香火,活了一千六百年。
峡谷,通常是上苍眼泪的通道,雪山的悲悯顺流而下,绿洲感染冻土。
源于南美的土豆,安居河西,它们按照怎样的编程,迁徙时间,金黄的皮肤里储备着黄金和分享。阿富汗的胡萝卜和消失的古罗马军团,沿着丝绸之路,越过宽仁的佛经和沙海,它们的后裔,远远看见施恩的祁连山。
辣椒染红秋天的村庄,也辣得秋风急喘,马群追撵爱情,绕过山脉的阻拦,杨树林向烽火台举起来客的音讯,酒和羊肉,掏出珍藏已久的团圆。
哦,就在山脚下依湖夜话,捉来星辰,细嗅精神的水源地。窟窿峡泄露的天光,打亮永昌鼓楼记忆,谁要取经去向敦煌外,谁要传旨策马嘉峪关,谁要牵手骆驼,追随巴丹吉林孤绝的魂魄,谁的先人等在前方驿站,像我们从未走散的兄弟。
风一遍遍抚摸河西走廊的肋骨,渴望从瘦硬的石头里得到慰藉。一只盘羊越过巉岩,驻足回望,我想和它交换内心的纯净。
你种植的诗意,如今依然粗粝得可以磨刀,你放生的传奇,也一直没有戒掉高歌的嗜好,浩瀚河西走廊,有多少沉埋和淹没,就有多少复活与增生,每一次都会打开一个壮阔的时代。
洞窟无水,涵养着烟雨、飞天和经书,驿路有酒,温热了马匹、航线和庄稼。
是谁,暗暗囤积着韧性岁月和火种?
是谁,以苍茫的名义,反哺苍茫?
是谁,擦亮了河流,山岗和祈盼?
是谁,让一条路连通世界的经脉?
牛羊吃剩的草根,依然还有春天的味道,深埋大地的脚踵,挖掘着生命考古真相,雄关的精神叙事,层叠垒砌,初心不改,行走和穿越方能抵达梦想。
鹰翅如铁,抬升了西部史诗的云层厚度,雪线陡峭,阻拦了荒芜再次拔高,砂石与历史把大漠推来推去,磨砺与锻造,才是命运的真理。
一个古老民族,有伟大的莅临,也有伟大的痛惜,就像瀑布撕裂巉岩,惊涛怒卷悲欣。厚雪覆盖了低洼处匿名的众生,但燥热的流水,终究要归于哺育的专业,如同狂野热恋的女孩变成了安详的慈母,你有多精彩,就有多孤独
今年的春天多好啊,马群转过山坡,还听得见牧人的歌唱,苏醒的西部,仿佛能安置更辽阔的奔驰和人间的通达,包括我彻夜的遐想。
牲畜们垂首黎明湖面,饮完水又照了照今生的容颜,鹭鸟搅动阳光,完成了又一行清冽的抒情,云霞依然沧桑怀旧,日子却璀璨如新。
我要把自己的追寻,放进西部无垠的视野,倘无金戈铁马展男儿壮志,倘无十年离家千载守望,倘无执意独行至死不悔,倘无孤城不倒埙声不息,旷野苍茫山河峭立便为虚设,大地便少了魂魄和支点。
这样的舞台,不止长风浩荡凌厉,不止融雪催醒绿洲,还需要跌宕的命运咏叹,需要死在史诗中,活在石头里的主角,需要抵命催促的羯鼓,歃血西出的豪情,需要深埋的骨殖里不熄的磷火。
三千年,也许不比我刚才的一次心跳更长,因为,那一刻我想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死亡,这戈壁不老,也不年轻,犹如地表上一块必然的伤痛,我和一只蚂蚁或一簇荆棘,在这个痛点上,仿佛经历了生命原初的瞬间,人具有的梦想,时间和空间都无法度量,我们以一生为步距,无数人连起生命长途,走向未知,用灵魂接力。
古老的西出阳关,走在今天的传奇里。
河西走廊,像一个时代的破折号,指向下一个辉煌。
有人前来执行石头的遗嘱,今天的史官记录了一行新生的白鹭。
流徙的云,无常的风,来去极尽偶然,但混沌中似乎有人,早已算出猛士的宿命。
驿卒送出的寥寥几字,压垮了烈马的脊梁,秋风中的骨笛声,楔进了岩壁,把此刻的粗粝和我的喘息,复制粘贴在信鸽的喙上,我要寄给你飞翔的西北,寄给你千万人用过的光阴。
过了嘉峪关无人能搬动的城碟剪影,我回望了一次中原,前瞻了一次帕米尔,然后像前人一样紧了紧肩上的羊皮口袋,把影子和人生伸向大漠,老胡杨,踮脚送行,驼铃,擦亮了前来汇合的鹰翅。
疏勒河还要向西吗?死过一次的古楼兰等着你忠贞的诺言。六百里后,已无地表径流的河,要潜回爱的昨天。
在执念的西北,我是那朵飞翔的浪花,一千次湮灭,一万次重生。
过于辽阔的视野,让我疲倦也让我炫目,太多来自泥沙和石块中的问候,让我迟钝,也让我惊醒,残酷和美都在这暮色里。
枸杞投身的酒,沙海里浸泡的行踪,山尖上痛彻的银白,西部有能醉倒半生的莽苍和雄浑。
我把自己也扔进凛冽风中,让砂石磨砺胎记和骨头,我无限接近死亡和新生,呼吸中饱含尘土和野性,我曾经的苦难和挫折都已失去分量,一切越来越轻,一切越来越重,我似乎一直渴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美。
多少事物进入了它们热盼的自由,我越上马背,像一片树叶飘在空中,也像一枝响箭,射向梦幻。人类的海洋,涌动古老的波浪,在蛮荒以外,发出低吼。
我留下的蹄花,刚刚开放,一定会有人看到,这新鲜的时刻。
多少烽燧已成休止符,长歌驶过,留下山前洪积扇,留下西部幅员辽阔的秋天。
雄鹰心中的城碟也有翅膀,砖石的缅怀飞越戈壁和关山,肉身的城门像流泪的眼眶,看过去,千里故人,一封来鸿,看过来,十万铁骑,发出啸叫。
需要在寂静中倾听,沉潜如一块岩石,蚂蚁的咳嗽被放大至奔雷足音,前朝的飓风缩进一块遗骨,古城熙攘从容,发出英雄安眠的鼾声。
沙丘的胸脯,恋爱般起伏,柽柳从中,一只沙鼠哺育儿女,告诉它们今年春天的路径。
在这富含宝藏的语言长廊,疏勒河,黑河,石羊河像三册族谱,支持我把泥沙和碎瓷还原成丝路,乌鞘岭,马鬃山,阿尔金山像三位寡言的父亲,送我远行,也接我回家。
河西儿女耕耘故乡和幸福,和他们在一起,也许只需一场好雨,我就可以抟出一条崭新的翡翠绿洲。
首发于《天山散文诗月刊》2019.12.2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