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上的故乡——煎饼卷大葱

(2014-12-31 08:05:56)
标签:

美食

图片

煎饼卷大葱

山东民俗

记住乡愁

http://s12/mw690/001kJ1ugty6ONgQAqi72b&690

http://s10/mw690/001kJ1ugty6ON8wPrmx89&690

http://s15/mw690/001kJ1ugty6ON8z98NU5e&690
    故乡的记忆可能是一段时光,一个场景,一些亲人,也可能是一种味道,对于很多山东人来说,煎饼卷大葱就是他们舌尖上的故乡。
    记得一位台湾老兵多年后回到山东老家,第一顿吃上了煎饼卷大葱,一口下去,两行热泪…… 无论天涯海角,提起煎饼卷大葱,山东人总会咽口水,常年漂泊在外,如若能吃上一顿,就会更加想家……这样一种简单的食品,为何有如此功能,因为它浓缩着山东人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就像东北人爱吃猪肉酸菜炖粉条,山东人都爱吃煎饼卷大葱。
    其实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大家各有所好,不必一样,记住故乡,记住乡愁,别忘了我们的根,才是最要紧的。
    如今是一个吃货遍天下的时代,虽然垃圾食品很多,但各种特色名吃也很兴盛,无论你祖籍何方,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家乡名吃,那些亲切的食物不仅好吃,还带着对故乡的眷恋。现在,煎饼卷大葱也能在不少城市的饭桌上见到,而且花样翻新,煎饼卷进了很多东西,什么肉呀菜呀木耳鸡蛋等等,但万变不离其中的还是传统的煎饼卷大葱,葱香,煎饼香和酱香糅合在一起,再加上一点葱的辛辣,味道十足。
   有记载显示,煎饼卷大葱至少起源于南北朝,因为那时已经有摊煎饼的鏊子了。网上还有一个说法,三国时代,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湅河之间,将士饥饿难耐,诸葛亮便让人将铜锣至于火上,用水和米面搅拌为浆,倒在烧热的铜锣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摊出了香喷喷的煎饼,煎饼也由此发明流传。此吃说有点悬,没查到诸葛亮在山东带兵打仗的资料。但是后续的传说是,赤壁大战前,诸葛亮来到东吴,孙权设宴款待,周瑜作陪,席面上南北大菜齐备,开宴时周瑜将江东的特色菜归置在孙权面前,以示固守江东之意,孙权会意地笑望诸葛亮,诸葛亮命从人取来煎饼,将其余菜肴卷而食之,周瑜大惊:“先生欲席卷天下乎?”,诸葛亮笑答:“江东独存”。孙权也取一张煎饼卷入除川菜以外的菜肴而食,并与诸葛亮会心的哈哈大笑。自此,双方联合大败曹兵。
   虽然很多民间传说难以考证,但规律表明,在一种传承久远的食品背后往往是悠长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煎饼卷大葱也不列外。
   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专门为煎饼做赋,名曰《煎饼赋》,他在文前的序中说,“则煎饼之裨于民生,非浅鲜也,因为之赋。”
   另有一个民间故事则带着喜感和老百姓的智慧。传说古代一位穷书生与美丽的民女相爱,丈母娘欲刁难书生,将其困于书房,不给食物,只许送纸和笔。美丽的女孩把粮食磨细,摊成极薄的饼,裁成方形,看起来像纸,再把大葱去掉头尾,伪装成笔,瞒过把门人,送入书房,丈母娘偷窥见书生大吃纸和笔,深以为神奇,心生敬畏,逐遂了年轻人的心愿。后来书生高中状元,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煎饼卷大葱也因之流传,没想到煎饼卷大葱还与美丽的爱情有关。
    现在山东乡村很多地方,新媳妇娶进门,婆婆会让她摊煎饼,考验她是不是勤劳会做家务。煎饼卷大葱不仅是食物,也是乡村间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在乡村,摊煎饼得先磨面,再用鏊子,摊煎饼时热气腾腾,大人孩子都喜气洋洋,特别是困难时期,煎饼的香味飘到邻家,飘到街上,会引来不少孩子……与煎饼大葱相关的生活细节也大都有滋有味,很多年过去了,萦绕在心头。
    这些年常在山东的乡村转悠,拍了很多照片,整理出一些与煎饼卷大葱相关的,(主要拍摄于邹城石墙镇上九山村、枣庄山亭区、淄博淄川区、章丘文祖镇等地乡村,)与大家分享。
   这是一些关于故乡的记忆,人生渐行渐远,乡愁越来越浓,又快过年了,愿大家别忘了家乡,得空回去看看,再吃一回卷饼卷大葱。

http://s1/mw690/001kJ1ugty6ON8KhKvee0&690
每当收获季节来临,就意味着又能吃到新粮食摊的煎饼了。
那个时候故乡是金黄的,也是香甜的,有了粮食,村庄显得喜悦,也格外安详。

 

http://s3/mw690/001kJ1ugty6ON8MJ31M52&690
在很多年代,没有什么能比粮食给人带来的快乐更多。


http://s3/mw690/001kJ1ugty6ON8Qzp6y62&690
晒完了棒子,老奶奶们会一点点掰粒,粮食里带着他们的慈爱。

http://s12/mw690/001kJ1ugty6ON8Tf6Bl5b&690
有了粮食,村里的碾和磨也开始忙碌起来。一些地方,比如枣庄,就爱用这样的碾子。
青石像车轮一样走过了漫长岁月,但一直也没有走出故乡。

 

http://s2/mw690/001kJ1ugty6ON8Vnc0F71&690
这样的碾子就更多了。

奶奶推过它,母亲推过它,嫂子推过它,姐姐推过它……故乡的女人们好像一生都在推着它。

 

http://s16/mw690/001kJ1ugty6ON8YbyAnff&690
大葱也成熟了,三叔或者五哥会在地里忙着。

 

http://s1/mw690/001kJ1ugty6ON90OGCQa0&690
收回来的大葱放在院子里,老远就能闻见香味。

 

http://s14/mw690/001kJ1ugty6ON93XBXT8d&690
摊煎饼不在家中的灶台上,一般在柴房或院子里另起炉灶。

 

http://s16/mw690/001kJ1ugty6ON97ArF5cf&690
摊煎饼也得有技术,又得薄,还不能破,老人们经验更丰富。

这活可以一个人干,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分工合作。

孩子们都爱围着煎饼摊转,刚摊好的可以趁鲜尝几口,故乡的基因就这样不知不觉间植入了内心。

 

http://s15/mw690/001kJ1ugty6ON9jrWyOce&690
有时邻居也会来帮忙,老娘们凑一起张家长李家短地聊着,不一会煎饼好了,村里的信息也流转了一遍。

 

http://s10/mw690/001kJ1ugty6ON9mlrNn39&690
有时摊煎饼就像过年,热气腾腾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http://s4/mw690/001kJ1ugty6ON9oZA8H63&690
过去煎饼大多用玉米面和地瓜面掺合一起摊,能吃上小米白面的煎饼那就很奢侈。现在摊煎饼的面糊有多种组合,玉米、小麦、小米、豆类、地瓜、高粱甚至柿子面等都可以,口味也各不相同。

 

http://s10/mw690/001kJ1ugty6ON9uevUtb9&690
山东大嫂快乐淳朴的面容也是记忆中的画面。

http://s5/mw690/001kJ1ugty6ON9xiuoY24&690
干活累了就吃上几口,但是过去年代,煎饼得让男人和孩子们先吃。

 

http://s5/mw690/001kJ1ugty6ON9BbhfS34&690
那时候吃煎饼,卷上大葱就是美味。

 

http://s10/mw690/001kJ1ugty6ON9Ew8iJ49&690
男人出门,女人们总会准备煎饼,男人们在外面吃着煎饼就会记得家,想起老婆孩子。

 

http://s1/mw690/001kJ1ugty6ON9GBfqg30&690
煎饼卷大葱一定得沾上酱,那才好吃。

 

http://s5/mw690/001kJ1ugty6ON9ICNdWd4&690
对于很多山东人来说,无论走多远离开多久,煎饼卷大葱的味道永远都不会忘记。

 

http://s6/mw690/001kJ1ugty6ON9KZp0985&690
(此图选自网络)现在生活改善了,煎饼里卷的内容更丰富了,但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煎饼、大葱、甜酱,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历了千百年岁月的检验,啊,是真理的味道。

http://s14/mw690/001kJ1ugty6ON9P1ABved&690
有时看着别人吃煎饼卷大葱也是一种享受,吃得香,看着也亲切、舒服,

http://s16/mw690/001kJ1ugty6ON9Rssjlaf&690
那里是我的故乡,那里有淳朴善良的乡亲们,那里有煎饼卷大葱
 
http://s12/mw690/001kJ1ugty6ONa4tgSLdb&690
故乡的记忆一代代传承,我们的文化才源远流长。
祝世界各地的山东老乡新春快乐!

 



《谁不说俺家乡好》黑鸭子演唱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