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图片娱乐奇趣纪实摄影 |
http://s14/mw690/001kJ1ugzy6MRB2XWnb6d&690
http://s14/mw690/001kJ1uggy6MRsKbilDcd&690
乌干达的王国,是一种古老的事物,但它不是死去的历史,而是活着的传奇。
其中古王国庆典仪式中的一个场面,像中国皇帝一样的罗伞遮挡了通向小国王的阳光,簇拥的权臣和和外围的子民个个一脸肃穆,庄严的气氛笼罩……非洲的故事感觉总是遥远而神秘,但其中的曲折起伏也应该充满了戏剧性,因为人类总是相通的,包括欲望和梦想。
实际上穆赛韦尼当政后直到1993年才恢复了乌干达4个古王国。后来布干达王国还闹过事,寻求独立自治,历史上也曾因为土地权利发生过冲突,反正无论啥冲突,都离不开利益之争,全世界一样。
http://s15/mw690/001kJ1uggy6MRsNm9j0de&690
http://s8/mw690/001kJ1ugzy6MRB7vGw787&690
http://s10/mw690/001kJ1ugzy6MRBk06Ol29&690
↑高地上立着一座教堂,重要人物都在教堂门前站着。
http://s5/mw690/001kJ1ugzy6MRBks0wkd4&690
↑由于这一带信奉基督教,那么教堂、牧师、唱诗班包括一架管风琴等一应俱全,在重大节日里教堂更为忙碌,因为节日的程序中,一般都有去教堂的祷告活动。
唱诗班像我们的优秀红领巾少先队,他们挑选形象品德等俱佳的少年,配有专门的服装,由老师训练,好像也承担一些其它礼仪活动。
http://s6/mw690/001kJ1ugzy6MRBkP7sp45&690
↑陀罗国王的登基纪念日,声势较大,乌干达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也专门从首都堪帕拉赶来,这是我们第一次与国外同行相遇,也觉亲切,他对我们的摄像机比较好奇。非洲电视业和经济是同步的,也欠发达,设备、制作水平等差不多是我们二十年前的状况,但他们一直在进步,政府对新闻事业也越来越重视。
http://s10/mw690/001kJ1ugzy6MRBro6sF99&690
↑唱诗班的孩子个个大眼睛。
http://s6/mw690/001kJ1ugzy6MRBsgoCx95&690
http://s2/mw690/001kJ1ugzy6MRBsyHQJc1&690
↑多么干净的目光啊!
http://s6/mw690/001kJ1uggy6MRGYhkYl25&690
↑信仰与现实生存无涉,无论贫富、忙闲、地位高低,人们都有追求信仰的权利,信仰改变的不是你的生存物质环境,而是你的精神世界……这孩子澄明透彻的眼神让我相信,世界上许多你可能还不了解的信仰是值得尊敬的,当然,他们的眼神可能与此无关,更像是生命原初的眺望,没有杂质,干干净净。
http://s12/mw690/001kJ1ugzy6MRBlDhgfeb&690
↑这里的王国依然带有浓郁的部落痕迹,国王如同酋长,族中的能者智者充当官臣,勇者则选为卫士,贴身卫士一般英俊健壮,武艺高强,十分忠诚,到了现今时代,老传统也未改,但保卫的功能已经下降,主要用于仪仗,像国家仪仗队,打仗肯定不会上。
乌干达的古王国拥有小型带枪卫队,但政府不允许四个王国建立军队,中央政权严格控制武装力量。
这位卫士倒也随和,趁仪式的间隙聊了几句,他对中国的武功非常崇拜,大概是受了港台武打片的影响。卫士背后的两面旗帜,一面是乌干达国旗,另一面是陀罗王国国旗。傍边还漏出一点汽车,王国财力比较富裕,一方面来自政府财政拨款,一方面来自领地收入,可能是地租或地方税,还有一些王国产业,另外是各国各界捐助,他们的名牌汽车还真不少,搞活动讲究排场,重程序,绝对是皇室气派!。
http://s4/mw690/001kJ1ugzy6MRBma8ZZd3&690↑很多年以前,黑人是奴隶的代名词,最早最猖獗的种族歧视,也起于黑暗的贩奴时代,其实从人种学的角度来说,黑人有许多优势,比如他们的肌肉,爆发力好,耐力强,皮肤细腻光滑,体型硕长美观,等等,在非洲探访期间,对这一点有了更深的印象,黑人女性的绰约风姿极具魅力,现在世界上很多著名时装机构都有黑人名模,也说明大家已经认识到了黑人的美感。
不仅有美感,他们中也不乏高贵,这位美女也是前来参加活动的,是王室的一位亲戚,上过大学有文化……这里很有几位这样的人,可以算作非洲的时尚元素了。
http://s1/mw690/001kJ1ugzy6MRBvRfJ610&690
↑一些早到的客人在教堂门口一边寒暄一边等待仪式开始。中间那位是另一个王国的国王,看起来也蛮有派。
http://s5/mw690/001kJ1ugzy6MRBxCxjSd4&690
↑像世界的其它地方一样,非洲也存在着贫富不均两极乃至多极分化的情况,各地区的发展、经济水平也有很大差异。
乌干达的王室和政府官员们的生活条件就好得多,有些几乎是天壤之别。城市又比农村好得多,社会分成了各个阶层,这一点世界各地可能都大同小异,中国也一样。各个阶层的总合才可能是社会的本质,当然,各地区的比例有所不同。
乌干达的古王国也是一个小社会,最上层是国王和王室成员,然后是权臣官吏等。在各种礼仪场合,人们的站位体现了尊卑贵贱。画左为王后,中间为小国王奥约,右侧为奥约的姐姐公主。后排中间高大男子为另一王国国王,其他为客人和大臣。大家正在等待不断来到的客人,客人到齐后,将进入教堂祈祷。
小奥约四岁登基,我去的那年十一岁了,在首都坎帕拉上小学,姐姐十四岁,也在首都上学。
http://s11/mw690/001kJ1ugzy6MRBJdCm6fa&690
↑尼罗河中下游国家伊斯兰教占统治地位,而上游国家信基督教的多,形成这样的文化格局因素很多,比较重要的是非洲的殖民历史,殖民者带入了来自欧洲的宗教,而阿拉伯人进入埃及苏丹后则带来了伊斯兰教。外来的人有些留下了,有些离开了,而文化却扎下了根。外来者种族不同,文化身份不同,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地区,决定这些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地理到达。
错综深远的文化,起因可能是一次微小的偶然,一名探险家带领几位传教士深入东非腹地,可能就播下了几颗信仰的种子,100多年以后,长成了森林。
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文化的相互影响融合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势。
我感觉主教气质不凡,与一般的官吏或百姓不同,透着一种超脱……
http://s1/mw690/001kJ1ugzy6MRBzHfVua0&690
↑教堂内,孩子们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工作。
http://s12/mw690/001kJ1ugzy6MRBB27Uf9b&690
↑布干达国王和王后坐在前排最重要的位置上,势力大没办法,连总统穆塞维韦都让他三分。
http://s3/mw690/001kJ1ugzy6MRBC98HM72&690
↑大主教正在布道,据说是宣讲福音,王国的国王们和达官显贵坐在前面几排,靠后的也是些有身份的人,比如这一排。这一排连着一个出口,外面常有人影晃动,外面的世界也许很俗,但可能会影响神的世界,一位信徒分了……
我其实想说的是信仰与世俗生活的关系,纵观历史和现实,区分太严格的往往比较紧张,就像绷得太紧的弦,声音尖厉,还容易挣断。互相包容,水乳交融,则可能更加深厚久远,宽广的宗教一般会更为普及,也更人性化,实际上体现了更高的智慧。
http://s4/mw690/001kJ1ugzy6MRBOIi9tf3&690
↑托罗王国的老王宫立在一处高坡上,实际上就是一间草屋,是过去比较原始时代的王国中心,当然草屋不可能留存太长时间,但王国的后人们不断照原样维护,维护着他们祖先的圣地。阳光依旧,但乌云开始涌动。
http://s4/mw690/001kJ1ugzy6MRBQ2SQ343&690
↑图中间是小国王奥约,旁边站着其他两个王国的国王,后面是王后和公主。这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场面,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的虚构不同,非洲的戏剧真实地发生在天地间,至今还在上演。乌干达现存的四个古王国中,布干达王国最大,而陀罗王国最小,画面中间的少年因该就是这儿的哈姆雷特了,当然,他们的命运肯定有所不同。陀罗现任国王奥约幼年丧父,在王后和摄政大臣的辅佐下,三岁登基,我们去的时候,小奥约刚刚十一岁,王宫附近正在举行登基七周年庆典,庆典中的传统仪式体现了对于先人的祭奠和尊崇,同时展示了国王的威严和至高权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古老年代里王室活动的神秘图景。
一个四岁的幼童登上权力的峰巅,在随后的七年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莎士比亚很可能会以小奥约的父亲大奥约之死为背景,在国王的遗孀王后、奥约的姐姐公主以及各派权臣之间展开曲折离奇的矛盾冲突,更重要的是附近还有三个国力比自己强大的王国,那几位年富力强的国王城府极深又可能野心勃勃,而政府正在不断加强权力制衡……多方的矛盾纠结还有公主和遗孀两个单身女人,充满了戏剧元素,幼小的哈姆雷特将面临种种可能……
发生了什么?无从得知,我们只看到陀罗王国一派祥和气氛,乌干达国家政府副总理以及部长和其它三个王国的国王都来参加庆典,民众欢欣膜拜……但照片中几个人不同的神情还是耐人寻味的,每当我看到这幅照片时,就想到里莎士比亚的戏剧,想到了非洲王室里深藏的传奇……
后来,奥约的母亲王后与卡扎菲传出绯闻,各国媒体纷纷关注,热闹了一阵不了了之。据有关媒体报道,卡扎菲耗资数十万美元为托罗王国修建了新的王宫。不管传闻真假,反正卡扎菲死了,故事也就渐渐烟消云散。
http://s12/mw690/001kJ1ugzy6MRBR7MkH7b&690↑至少一千年以前,非洲的武装力量就是这样,一杆长矛对付野兽,也对付敌人。部落里的男人平时是劳力,危急时刻是战士,利用熟悉地形进行游击战、丛林战……不可能特别强大,也不可能被消灭,所以很多外来者轻易地侵入非洲,又早晚缩回老家。在这里又看到了远古的非洲战士。
http://s13/mw690/001kJ1ugzy6MRBRWRbKcc&690
↑教堂的后动结束后,人们转移到老王宫附近,鼓声敲响,载歌载舞,很是热闹。
http://s11/mw690/001kJ1ugzy6MRBSv3hU6a&690
小国王奥约坐在观礼台居中的大兽皮椅上,虽很有气派,但他闷闷不乐。
http://s7/mw690/001kJ1ugzy6MRBTjUcm56&690
十四岁的陀罗王国公主的确与众不同,无论气质形象还是神态,七岁丧父,让她的眼神里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忧郁,大家风范里平添了一种独特的高贵。弟弟奥约幼年继位,也不像一般的孩子,公主和母亲要替弟弟分担许多她们难以分担的东西。
作为尼罗河流域的女性,她的美感让人难忘。
http://s7/mw690/001kJ1ugzy6MRCcoHyu86&690
↑布干达国王坐一号主宾位。这是权势最大的国王。
http://s10/mw690/001kJ1ugzy6MRCcD6J309&690
↑由于这些年戏说历史影视剧的泛滥,我们已经很熟悉中国古代的王后们了,当然我们熟悉的肯定不是历史的真相,而是现代人的演绎,除了慈禧皇后留下了照片以外,其余的皇后,我们最多只有一张模糊的画像……
布干达王国势力大,王后的身份自然也更为显贵。这就是王后,端庄高贵,也很素雅,仪态大方,引人注目……这可是活着的现实版非洲王后,拍得也是真实自然的瞬间。
http://s12/mw690/001kJ1ugzy6MRBXsVRx4b&690
↑人们终于来到老王宫旧址,但天空的乌云却越来越密集,厚重如铅块。
http://s5/mw690/001kJ1ugzy6MRBXNIA434&690
↑乌云贴的很近,但阳光依然照在脸上,穿着盛装的小国王很茫然。按照程序还有很多事要做。
http://s16/mw690/001kJ1ugzy6MRBYXkmz4f&690
↑绿叶是花朵的悬念,花朵是果实的悬念,乌云是雷雨的悬念,人群是故事的悬念……一群人聚拢在乌云下,也许就是悬念中的悬念。
故事发生在乌云骤聚的时刻,突然暗下来的光线,掩藏了某些难言的企图,权利与阴谋霎那间颠倒了位置,年轻的王子与母后面对权臣的激烈争执难以决断,不明真相的民众潮水般涌来……一切都有可能发生,看不清发生什么才有更多的可能性,清清楚楚的表面往往不是事物的本质,它让你失去思考和想象力,只看到了表面的……我做这样的描绘,是想表达一种可能性,生活本身应该更为丰富。
事实上,突然聚拢的乌云并没有让人们慌乱,他们依然按固定的程序进行,但我想一定会有改变,果然,暴雨随后而来,人们只好纷纷躲避,无论王子、高官、百姓,都只能望雨兴叹,半个多小时的雨,好像十分漫长……
http://s6/mw690/001kJ1ugzy6MRC0U1Qp75&690
↑仪式因为是露天活动,现场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几位头面人物抓紧调度安排,但并不忙乱……可能只有十几分钟工夫,一场暴雨瓢泼而至……活动中止了大约半小时,大家包括权贵、平民和几位中国记者都躲在大棚里看雨……一场大雨使预定的历史程序发生了轻微的偏差,大雨之后,一切照常进行……
觉得乌云的背景和前方的场地结构有点像个大舞台,舞台中心的人物处于阳光下,似乎发生了什么,又不知道具体会发生什么,远处还有一些观众……
那天我拍了好几个卷,因为天气的关系,色调区别很大。
http://s15/mw690/001kJ1ugzy6MRC1CVMG0e&690
↑一场盛大的庆典背后深藏着人生故事,一个古老的王国续写着非洲传奇。